王口鎮[天津市靜海區王口鎮]

王口鎮[天津市靜海區王口鎮]

天津市靜海區王口鎮位於天津市西南,靜海城區正西十五公里,西與河北省文安縣接壤,東鄰京浦鐵路、津福高速公路。鎮內子牙河流經南北,靜文路、津淶路交叉過境,是北去京津、南下冀中的交通要道。 全鎮總面積76平方公里,24個行政村,9304戶,31772口人,耕地面積72300畝。

基本信息

概況

靜海縣轄鎮。位於縣境西部,子牙河兩岸。東鄰梁頭鎮,西界河北省文安縣灘里鎮和德歸鎮,南連子牙鎮,北至台頭鎮。面積67.8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2012年)。轄2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瓦頭村,東距縣城15千米。

沿革

鎮因鎮內王口得名。元朝屬順天府文定鄉。清初改稱王家口。1946年置王口保公所,1947年設王口市,均屬大城縣。1948年12月改屬靜海縣。1949年12月設王口區。1950年8月改四區,駐地王口。1957年8月建王口鄉,1958年8月建旭升公社,1961年改名王口公社,駐地均在王口。1983年7月改王口鄉,1988年改王口鎮,駐地均在大瓦頭。1996年,面積92.6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義和、和平、民主、團結、北萬營、南萬營、迸莊、瞿阝里、鄭莊,台上、東家、西嶽莊、朱家、丁家、大劉、小劉、張家、段堤、南茁頭、北茁頭、壩台、大瓦頭,小瓦頭、東嶽莊24個行政村。2011年,將王口鎮的小劉村劃歸子牙鎮。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20223103:~201 122義和村 ~202 122和平村 ~203 122民主村 ~204 122團結村 ~205 220段堤村 ~206 220北萬營村 ~207 220南萬營村 ~208 220迸莊村 ~209 220圈裡村 ~210 220小張莊村 ~211 220東家村 ~212 220堂上村 ~213 220鄭莊村 ~214 220南茁頭村 ~215 220北茁頭村 ~216 220北壩台村 ~217 121大瓦頭村 ~218 122小瓦頭村 ~219 122東嶽莊村 ~220 122西嶽莊村 ~221 220朱家村 ~222 220丁家村 ~223 220大劉村

歷史

王口鎮(民國以前屬大城縣)始建於明朝永 樂初期,舊稱“王家口”,清代成為水、旱碼頭,商賈雲集,經濟繁榮,是幾百年來政治、經濟、軍事重鎮,鎮內有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碑刻。王口鎮曾是義和團的總壇口,有義和團首領張德成殉難遺址, 瞿里藥王廟遠近聞名,抗戰時期靜海縣第一個黨支部在王口建立。

經濟概況

近年來,王口鎮黨委、政府帶領幹部民眾,發揮“務實求突破,全面上水平”的拼搏精神,確定了把王口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城鎮的總體目標,立足本地產業特點,瞄準國際國內市場,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壯大企業規模,扶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走出了具有本鎮特色的發展之路。

2000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22億元,其中:一產4200萬元,二產1.3億元,三產5000萬元;完成財政收入5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淨增700元。

糧、經、果、畜為本鎮農業四大支柱產業。糧食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常年產量2000萬公斤;經濟作物主要是葵花、花生、芝麻、西瓜、天鷹椒和蔬菜;全鎮萬畝果園年產桃、梨、蘋果、葡萄等果品800多萬公斤;畜牧養殖以豬、牛、羊、雞為主,年提供肉、蛋、奶3500噸。

全鎮有4個企業集團,30家集體企業,從業5000多人,總資產1.3億元,年創增加值1.1億元.涉及服裝、印染、餐具、塑膠製品、金屬、食品等18個行業,生產40多種產品。其中以服裝、餐具為主打產品的幾家外貿出口企業是該鎮的龍頭企業,年完成外貿出口總值1.5億元。

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猛。王口十里長街發展帶初具規模,加上各種優惠政策,為鎮內外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發展軟、硬體環境。以炒貨、服裝、飲料、金屬及糧食深加工為骨幹行業的個體私營戶已達1200家。尤其是乾貨經營和炒貨業保持了快速發展,成為王口的特色產業,目前全鎮有貨棧和炒貨廠230多家,總資產近億元,生產經銷黑白瓜籽、葵花籽、花生、果仁、蠶豆、松籽、核桃等8大系列30多種產品,行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和美國、日本、韓國、中東等十幾個國家及港、澳、台地區,年銷量達7萬噸。王口鎮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乾貨集散地。

靜海縣行政區劃

靜海縣轄16個鎮、2個鄉:,縣人民政府駐靜海鎮,數據截止2009年。
靜海鎮 | 唐官屯鎮 | 獨流鎮 | 王口鎮 | 台頭鎮 | 子牙鎮 | 陳官屯鎮 | 中旺鎮 | 大邱莊鎮 | 蔡公莊鎮 | 梁頭鎮 | 團泊鎮 | 雙塘鎮 | 大豐堆鎮 | 沿莊鎮 | 西翟莊鎮 |
良王莊鄉 | 楊成莊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