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國[廈大教師]

王光國[廈大教師]
王光國[廈大教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光國(Wang Guangguo),常見於人名,其中出名的有清舉人,廈大教師

基本信息

簡介

,當代“愚公”等。

清·舉人·王光國

王光國(生卒不詳)字文載,清湖南清泉縣(今衡南縣)人。雍正十三年(1735)舉人。初授國子監學錄,後長期主講石鼓書院,衡湘學者奉為典範。書法端方老重如其人,得其片紙隻字者,皆奉為珍寶。卒年87歲。

(據《湖湘文化名人衡陽辭典》,甘建華主編,爾雅文化出品)

廈大教師·王光國

王光國,男,1937年7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廈門大學化學系教師/高工。40多年來從事物理化學專業的科研和教學。發表論文有“水蒸氣和水在高聚物薄膜中的透過性”、“雷射電漿質譜用於岩樣化學成分的分析”、“金屬氫與地球物理場”、從物理化學角度探討地震地質”等50餘篇。專著:《高真空技術在催化中套用》、《生命化學基礎——化學與健康》。“加強閩合科學技術與工業發展區域合作研究”、“海峽兩岸科技與經濟優勢互補,整合成中華經濟一體化”等論文60餘篇。榮獲國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證書、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廈門市科學技術進步式等獎等10多項證書、獎狀。被政府聘為科技顧問、台灣事務法律諮詢服務中心顧問等。

當代“愚公”

天路 天路
王光國 王光國

王光國,男,漢族,高中文化程度。出生於1971.2月。1997.7.1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7月至1997年6月任店子坪村民兵連長、團支部書記、計生專乾、店子坪村代課教師;1997年7月至2002年8月任店子坪村會計、支部副書記;2002年9月至2005年10月任店子坪村支部書記;2005年11月至今任店子坪村支部書記、村主任。1998年7月被龍坪鄉黨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2006年3月被龍坪鄉黨委表彰為“先進工作者”;2007年7月被建始縣委表彰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07年7月店子坪黨支部被建始縣委表彰為“三級聯創先進基層黨組織”;2002年11月當選為龍坪鄉黨代表、人大代表;2005年11月當選為龍坪鄉黨代表。

“愚公”報導

荊楚網新聞

天路 天路

店子坪村,一個位於鄂西南深山的村子,坐落在相對高度500多米的山半腰。

40歲的村支書王光國和他的村民們,在這裡出生、成長、生活,他們深深愛著這裡每一寸土地,因為他們的根在這片土地上。幾百年啊,陡峭的大山,阻隔了人們的腳步。一條羊腸小道,如今已經承不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

6年前的春光下,草木蟲鳥正在暖意中甦醒之時,他們扛著鋤頭來到了山上,在冷硬陡峭的岩壁上挖下了第一鋤,他們要路,要一條平坦的大路,一條祖祖輩輩渴望的路。

傳說中的故事,在這裡真實地上演著,上至七旬老翁,下至幾歲孩童,在岩壁上默默地書寫著他們的夢想。寒來暑往、風霜雨雪,6年了,大山裡的朝陽晚霞,映照著他們的身影;手上的老繭,記錄著他們拓荒的艱辛。不是不苦,只是他們在默默忍受著;不是不累,而是他們在頑強堅持著。

再堅硬的岩石,也硬不過人的意志,再難挖出的路,也會在腳下延伸。

中國日報網

鑿石 鑿石

雲霧繚繞中的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龍坪鄉店子坪村,一條深約數十米的峽谷,將右岸大山中的村子與左岸的兩橋窪山隔開。數十名村民如螞蟻般在絕壁上揮動著鋤頭。他們要“啃”出一條通往對岸的大路。2011年,這是愚公書記王光國和村民們在絕壁鑿路的第6年,打通了2公里山路。圖為2月27日,村支書王光國右二帶領村民們在懸崖上開鑿道路

來源:北京晨報

湖北日報

洋芋河畔新愚公 “左有石柱河,右有洋芋河;前面梯子河,後面大山坡,祖祖輩輩像駱駝。”

建始縣龍坪鄉店子坪村,閉塞於大山與狹谷。村民出行,只能走洋芋河畔那面懸崖峭壁上的一條羊腸小道。全村185戶686口人,每年所需約40萬元的生產生活資料,全靠肩挑背馱。

早出晚歸忙修路 早出晚歸忙修路

“拚命,我們也要鑿一條出山的公路!”6年前的冬天,店子坪村支書王光國召集全村人,向大山宣戰。

臘月初九,村民們背著乾糧與工具,冒著呼嘯的寒風,趟過咆哮的洋芋河,開鑿致富之路。“隆隆”的開山炮聲,震撼著沉睡的大山。

大山之子,比大山更堅韌。面對洋芋河畔陡峭而堅硬的岩石,他們挖山前行:在懸崖上,他們腰繫繩索懸在空中,一錘一錘打下炮眼;在半山腰,他們就像螞蟻啃骨頭一樣,把石頭一塊一塊撬開搬走。6年間,村民們投入勞力2萬多個,自籌物資款近6萬元,開挖土方15000立方米,炸開的三道岩石達35000立方米。

洋芋河左岸,一條1.5公里的“毛公路”延伸到了村外。洋芋河畔,終於迴蕩起了機車的喇叭聲!

期盼通路 期盼通路

這,只是實現了村民們的初級夢想。他們希望鑿出一條可供汽車進出的致富路,但需要投入200多萬元,對於窮困的店子坪村,實在是一個天文數字。店子坪村開山鑿路的精神,感動很多人。建始縣民宗局、煤炭局等單位紛紛伸出援手,累計幫扶各種物資近10萬元。

面對艱難困苦,王光國堅定地表示,愚公能移山,我們土家兒女也能!( 譚桂林 許筆賦 陳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