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南丁格爾獎獲得者]

王亞麗[南丁格爾獎獲得者]

王亞麗,女,1955年出生,漢族,大學文化程度。甘肅省定西市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甘肅省定西市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先後9次榮膺“甘肅省三八紅旗手”、“甘肅省醫德醫風百日評比活動先進個人”、“甘肅省巾幗建功標兵”等稱號。2005年7月12日獲第40屆“南丁格爾”獎。

基本信息

(圖)王亞麗王亞

王亞麗,她是第40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甘肅省定西市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在30年的護理生涯中,王亞麗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乾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先後9次獲得甘肅省“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她所領導的醫院護理崗位被評為全省巾幗文明示範崗。她率先在定西市醫院推行“整體護理”,使全院護理工作從以疾病為中心的單一性服務轉向了“以病人為中心”的綜合性服務。

生平簡介

(圖)王亞麗黨的十七大代表王亞麗

王亞麗,女,1955年出生,漢族, 1977年從甘肅省護士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定西市人民醫院腫瘤科護理部工作。大學文化程度。先後9次榮膺“甘肅省三八紅旗手”、“甘肅省醫德醫風百日評比活動先進個人”、“甘肅省巾幗建功標兵”等稱號。2005年7月12日獲第40屆“南丁格爾”獎;2006年被評為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2007年4月,在甘肅省黨代會上她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

簡歷

清貧少女尋找心中的明燈

1955年,王亞麗出生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一個普通的家庭,王亞麗有5個弟弟和妹妹,為了照顧好他們姐弟6人,王亞麗的母親放棄了會計工作,回到家中。從此,王亞麗一家6口人,僅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來維繫生活,家裡常常缺衣少吃。清貧的家境,讓王亞麗早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艱辛,也磨鍊了她吃苦耐勞的品質。

1972年,高中畢業的王亞麗,到香泉公社池溝大隊當了一名知青。聰明伶俐、吃苦好學的她,很快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喜愛。她當過記工員、農業科技實驗員、民辦教師,無論乾什麼,總是竭盡全力的做到最好。同時,她還利用閒暇的時間刻苦學習,希望有一天能圓大學夢。

1975年,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被推薦到甘肅省護士學校學習,從此與神聖的護理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護校的生活,為王亞麗打開了一扇五彩斑斕的知識之門。 《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 ……,這些陌生而又親切的書籍,成了她朝夕相伴的良師益友。王亞麗就像一葉小舟,盡情遨遊在豐富而博大護理科學知識的海洋中,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知識的甘霖。

一個偶然的機會,王亞麗在學校圖書館借到了一本《護理札記》 。她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並廢寢忘食的讀起來。作者佛勞倫斯·南丁格爾在書中展現出的博愛精神和天使情懷,深深地打動了王亞麗。這位當年20歲的護校姑娘在自己的日記中鄭重地寫道:“南丁格爾是我心中的明燈,我堅信,無私救護生命的護士生涯才是最美麗的人生。”

1979年品學兼優的王亞麗畢業了,她被配到定西市人民醫院,從此,王亞麗成為一名光榮的白衣戰士。

精心呵護病人的白衣天使

(圖)王亞麗王亞麗

1979年她從甘肅省護校畢業後,就一直在定西市人民醫院工作,從護士、主管護士到護士長,再到護理部主任,她一步一個腳印,默默無聞、腳踏實地走了過來。

王亞麗剛到定西市人民醫院時,醫院條件十分簡陋,整個住院部病區內沒有自來水,沒有中心藥房,沒有暖氣,王亞麗和同事們每天要到病區外很遠的地方一桶一桶的提水、一箱一箱的搬藥,冬天還要拉運煤磚,用自製的煤爐生火。當時,王亞麗每天都會早早地趕到醫院,髒活、累活總是搶著乾。有人說王亞麗傻,但她笑一笑說:“我年青,體力好,應該為同事們多分擔些活。”

1988年的冬天,王亞麗由於護理業務精湛、膽大心細被任命為醫院大內科的護士長,王亞麗剛剛上任不久,便收治了一位重症膽道腫瘤術後病發症患者。當時病人嘔吐不止,高燒不退,生命危在旦夕。王亞麗將7歲的女兒交給母親,冒著被傳染的危險接下了特護任務。

在接下來的40多天裡,她日夜守護在患者身邊,細心地為患者清理嘔吐物和大小便,熟練地為患者按摩。一次,她彎腰到病床下取臉盆準備接嘔吐物,不料病人“哇”地一聲,吐了她一頭一身。家屬很難為情,說了病人幾句。王亞麗卻說:“這是病人的病理反應,他也控制不了,怎么能怪病人呢,只要病人能早日康復,這算不了什麼。”在特護的日子裡,她雙眼布滿了血絲,體重整整下降了七、八斤,但她沒有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她無私的奉獻和超人的付出感動了包括家屬在內的所有人。

2003年4月19日,正在參加函授課程學習的王亞麗聽說甘肅省第一例非典患者入住了她所在的醫院,沒有任何猶豫,拿起書包,拔腿跑回醫院,穿了個白大褂就衝進了病房。消毒、隔離、為患者收拾床鋪,整整忙碌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才顧得上給丈夫打了一個電話。“從電視上看到了廣東、北京等地醫護人員感染的情況,從事醫務工作的我也知道這其中的危險。但非典真正降臨這個偏僻的小地方時,是責任逼著我趕緊往醫院跑。”

在王亞麗挺身而出的背後,是家中80歲的老父親被診斷為食道腫瘤;獨生女在外地上學,她自己身患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經常腹瀉不止,每晚都要灌腸、服藥治療。

但她為大家舍小家。第二天清晨,她馬上組建了第一批非典護理梯隊,親自走入了隔離區。22天后,她才被同事替換出來。

醫院先後收治了確診非典病人4例、疑似病人1例和73例醫學留觀人員。在王亞麗和同事們的守護下,最後所有非典病人全部治癒,醫護人員無感染,二代傳染也沒有發生。

(圖)王亞麗曹彩霞與王亞麗

2005年春節剛過,定西發生了一起重大汽車交通事故,在這起事故中,一名14歲的定西農村姑娘曹彩霞身體多處嚴重挫傷、大腿等部位骨折,被送到醫院已經昏迷不醒。後來,經過定西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搶救活了過來,在接下來的治療中,由於病人的皮肉綻開、綠濃桿菌感染,臀部出現大面積褥瘡。在護理病人時,護士即使戴上雙層口罩也難以抵擋惡臭,看到年輕的護士怕髒、怕臭,為了護理好這位特殊病人,王亞麗每天都會來到曹彩霞的身邊,親自為她換藥、翻身,用滴管一滴一滴地往她變形的嘴唇中滴進營養液。經過100多天的精心護理,飽受病患折磨曹彩霞終於可以下地走路了。那一刻,曹彩霞的爺爺熱淚滾滾而下,激動的說:“王亞麗就像照顧自己的娃娃一樣,照顧彩霞。她是我們家的大恩人呀!”

工作的模範,做人的樣板

在平凡瑣碎的護理工作中,王亞麗追求一種科學精神。

擔任護理部主任後,王亞麗常說: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只有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護理人才,才能提高醫院整體的護理水平。她多次利用到外地學習交流的機會,借鑑省內外大醫院的護理經驗,率先在醫院確立了《臨床整體護理研究與推廣套用》科研課題,總結完善各項護理制度。她還積極倡導崗位練兵活動,先後組織18期培訓班,培養出一大批優秀護士、技術能手和崗位成才標兵。

榜樣的力量的是無窮的,在王亞麗的感召和帶動下,醫院的護士掀起了比、學、趕、超的學習熱潮,極大地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知識層次,她在護理部主任崗位上辛勤耕耘的十三載,也是醫院護理工作發生顯著變化的時期:從以前全院護理人員沒有一人取得大專以上學歷到今天已有23人取得大專以上文憑;從以前醫院沒有一篇護理論文發表到今天已有百餘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從以前患者對醫院72.4%的滿意率到現在的94.6%,點點滴滴成績,無一不凝聚著她的心血。

作為護理部主任, 王亞麗不僅用科學的管理使醫院護理工作邁上了一個新台階,而且她還以慈母般的關愛贏得了護士們的尊敬。護士小詹丈夫在外地上學,生孩子時丈夫不在身邊,偏偏孩子又得了新生兒硬腫症。得到訊息後,王亞麗立即探望小詹,看到小詹已經哭成了淚人,王亞麗一邊安排人員照顧,一邊苦口婆心地開導她,並為她買來奶粉、雞蛋等營養品。其實,在護理部,許多人都得到過王亞麗工作或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她們感激地說:“王大姐不僅是我們事業上的領路人,更是我們生活中的貼心人。”

如今,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護理工作者,王亞麗仍然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

榮譽

2005年7月,50歲的她登上了夢寐以求的南丁格爾獎領獎台。

2006年被評為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

2007年4月,在甘肅省黨代會上她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

1998年以來,王亞麗組織醫護人員,根據臨床實踐編印了通俗易懂的《各科常見病健康教育指導手冊》,免費向患者發放。

簡評

“我們的社會需要千千萬萬個王亞麗,王亞麗不僅是工作的模範,而且是做人的樣板,是無私奉獻的榜樣,也是我們領導幹部學習的榜樣。” 甘肅省省委書記蘇榮接見王亞麗時曾這樣情真意切的說。

28年來,王亞麗就是這樣不怕髒、不怕臭親自護理了不計其數的病人,特別是護理肝病、外傷等需要悉心呵護病人時,王亞麗不僅想方設法開導悲觀厭世的病人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而且根據實踐撰寫理論文章,幫助醫護人員更好地護理這些特殊的病人

28年來,當患者前來住院帶錢少時,她就主動擔保辦理住院手續;當患者缺吃少穿時,她就從家中端來飯菜和營養品,送來衣物。正是由於她的以身作則和良好醫德醫風,使她多次受到了甘肅省、定西市衛生部門的嘉獎,榮譽使她自豪欣慰,但更讓她感到不安,榮譽就像催征的戰鼓,激勵著她向一個又一個更高的目標衝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