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保借當

由於同學逼賬,王丁保硬著頭皮向張臣姐借錢。 糊塗縣官不由分說,將王丁保屈打成招,關進牢房。 次日,張倫姐進城賣雞蛋,得知王丁保遭難,急忙回告張臣姐。

王丁保借當隋朝時,谷陽縣東南10餘里的王崗(今連站鄉王崗村),有個17歲的書生王丁保,王崗北邊三里的張家灣(今連站鄉王庵村張灣)有個16歲的張臣姐,自幼定下姑表“娃娃親”。張臣姐眉清目秀,聰明伶俐,做得一手好針線。王丁保不理學業,卻與同學賭博,欠下二兩銀子賬。
由於同學逼賬,王丁保硬著頭皮向張臣姐借錢。張臣姐包起幾件衣服(內藏1隻女繡花鞋、2兩銀子和800個銅錢),托堂姐張倫姐轉遞給王丁保,要他去當掉還賬。王丁保接過包袱,不及細看,跑到縣城當鋪。正與武舉人李某的打手李狗猜拳喝酒的老闆馬文彩解開包袱,再看王丁保那失魂落魄的模樣,就一口咬定他是偷來的。專吃“查贓飯”的李狗便拳打腳踢將他拉到縣衙大堂,誣告他偷了自己的財物。糊塗縣官不由分說,將王丁保屈打成招,關進牢房。
次日,張倫姐進城賣雞蛋,得知王丁保遭難,急忙回告張臣姐。姐妹2人連忙趕到縣城,在衙門前等了一夜,天剛亮攔住回家吃飯的老衙役李班頭哭訴因由。李班頭出於義憤和同情,帶她們去擊鼓喊冤。睡夢中的縣官被驚醒,立即升堂斷案。
張臣姐叩頭說:“求老爺開恩,莫要冤枉書生王丁保,衣物和銀錢是奴家送他典當還賬的,如若不信,可當面對質。”李班頭也在旁邊說好話,縣官才令人將包袱拿來,說:“張臣姐,你背過臉去,先說說包袱皮是啥樣的?再說裡邊包著啥東西?”張臣姐轉過臉去把包袱皮及所包8件衣服、1隻繡花鞋、1個錢搭和銀錢的質地、顏色、尺寸、數量、重量和特徵回答得一清二楚。縣官驗後完全對茬,面紅耳赤他說:“言之有理,這純屬李狗誣告,待我奏報州府捉拿李狗問罪!你倆暫住本衙,明日釋放王丁保與你們一起回家。”
後人據此編成戲文《王丁保借當》,用泗州戲、墜子、安徽大鼓和淮北梆子演唱,流傳至今。但沒有哪個劇團敢到王崗和張家灣演這齣戲,否則將受村民的怒罵和驅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