玊

玊 ,拼音:sù,形聲字。字從王從丶,丶亦聲。“王”指“王室”、“王公貴族”。“丶”字音、義同“主”,讀為“入主”、“進駐”。“王”與“丶”聯合起來,且“丶”位居王字右上部,表示“在手、肘部琢玉”。釋義:(1)有疵點的玉。(2)琢玉的工人。(3)姓。後漢有玊況。見《後漢書·侯霸傳》。後人以玊為姓。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玊

拼音:sù

部首:王

部首筆劃:4

簡體筆劃:4

五筆輸入:gyi

(註:輸入此字要用GBK字元集)

鄭碼:CSVV

U:738A

GBK:AB54

筆順編號:11214

筆順:橫、橫、豎、橫、點

詳細釋義

形聲。字從王從丶,丶亦聲。“王”指“王室”、“王公貴族”。“丶”字音、義同“主”,讀為“入主”、“進駐”。“王”與“丶”聯合起來,且“丶”位居王字右上部,表示“在手、肘部琢玉”。

本義

玉工、玉匠。

說明

1. “丶”字元若居王字右下部,則表示“腰部佩掛的玉飾”。

2. “丶”是一個獨立的漢字,又是漢族古姓之一,列在《漢語大字典》袖珍本正文第17頁。

(1) 有疵點的玉。

(2) 琢玉的工人。

(3) 姓。後漢有玊況。見《後漢書·侯霸傳》。後人以玊為姓。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正韻》玉玊二字不同。點在下畫之旁者,寶玉字也。點在中畫之旁者,須玊,許救,息六三切。玊工也。朽玊也。

又國名。

又人姓。俗書玊玉不辨。《正字通》禮六工,土金木石艸獸皆名工。琢玉者謂之玊工,猶剡木者謂之木工。因物殊名,不必別制玊字為琢玊者之稱,讀玊為粟齅二音也。今玉工通作玉,不作玊,益見玊為贅文。雖載《正韻》,後世不信從也。

字義

1. 有疵點的玉。

2. 琢玉的工人。

3. 古姓。後漢有玊況,見《後漢書·侯霸傳》。

英文翻譯

•jade with a blemish

•person who cuts and polishes jade

拼音是su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