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篇校釋

二十世紀初,原本《玉篇》唐寫殘卷在日本發現,引起中國、日本和世界各國有關人士的極大興趣,論文、專著不斷發表,但沒有人為《玉篇》全書作校訂注釋。 他以傳世刻本為基礎,加入原本殘卷全部內容,並從中國和日本的古文獻中爬梳扶剔,輯出大量原本《玉篇》佚文。 然後就原本、佚文、傳世本等精心校勘,引用大量古代文獻,注釋考證。

作者介紹

胡吉宣(1895~1984),別名子,今觀海衛鎮鳴鶴場人。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後定志專攻語言文字學,長期在上海圖書館善本組研究古籍。1981年2月被聘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字原》、《字監》、《玉篇引書考異》、《六朝說文輯注》(未刊)等。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據其手稿影印的遺著《玉篇校釋》,皇皇四百萬言巨著(十六開精裝六大冊),是他畢生精力的結晶。
南朝梁顧野王所撰《玉篇》,是我國古代繼許慎《說文解字》之後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用楷書建字頭以辨析形義的第一部字書,且比《說文》多收六千餘個字。傳世刻本都已經過唐宋人刪訂。二十世紀初,原本《玉篇》唐寫殘卷在日本發現,引起中國、日本和世界各國有關人士的極大興趣,論文、專著不斷發表,但沒有人為《玉篇》全書作校訂注釋。
胡吉宣從三十年代開始,就從事《玉篇》的輯校注釋工作。他以傳世刻本為基礎,加入原本殘卷全部內容,並從中國和日本的古文獻中爬梳扶剔,輯出大量原本《玉篇》佚文。然後就原本、佚文、傳世本等精心校勘,引用大量古代文獻,注釋考證。歷經四五十年,幾易其稿,著成《玉篇校釋》,成為迄今為止蒐集《玉篇》原本文字最多的《玉篇》詳本和內容極為豐富的大辭典,為中國語言文字研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