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祥門

玉祥門

玉祥門,西安城牆一城門,為了紀念馮玉祥將軍1926年解西安之圍而開鑿;位於西安市蓮湖區西安城牆西門(安定門)以北環城西路北段與蓮湖路相交處。

基本信息

歷史簡介

玉祥門,西安西城牆一城門,位於西安城牆西門以北。1927年,為方便交通,特鑿通明城牆而修此門。

玉祥門 玉祥門

該門的名稱源於馮玉祥將軍的大名。

1926年4月,河南軍閥劉鎮華在吳佩孚、張作霖、閻錫山的支持下,率鎮嵩軍9萬餘人進攻陝西,企圖消滅退守西北的國民軍,開始對西安進行長達8個月的圍攻。為解西安之圍,中共北方局書記李大釗請于右任赴蘇,敦促在蘇聯考察的馮玉祥將軍回國重整舊部,以解西安之圍。馮玉祥接受了李大釗提出的“進軍西北,解西安之圍,出兵潼關,策應北伐”的意見。同年9月16日,馮玉祥在內蒙古五原誓師後,便率國民聯軍進軍陝西(馮任總司令)。11月27日夜,在國民聯軍和守城陝軍的夾擊下,鎮嵩軍全線潰退,西安城解圍。為紀念馮玉祥將軍解西安城之圍的歷史功績,將新鑿之城門命名為“玉祥門”。

玉祥門是西安東、南、西、北四大固有城門之外,較早開鑿的城門之一,也是古城西北一重要交通孔道。

相關古蹟

迎祥觀位於西安西大街中段北側,北廣濟街口東側。為一“丁”字形小巷,名稱源於著名道教廟宇。迎祥觀建於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原名景龍觀。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有人在周至縣南山中發現高約三尺的老子像,玄宗認為是特大的祥瑞之事,命尚書張九齡與道士蕭元裕前去迎至京城,並在興慶宮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隨即將此像供奉在景龍觀中,並改觀名為“迎祥觀”,同時將周至縣南山發現老子像的山谷取名“聞仙峪”。如今該觀的殿宇建築已不復存。

地理位置

西安城牆西門(安定門)以北,是兩條東西方向大街大慶路與蓮湖路的分界點。

如今的玉祥門是由一個斷口改建為五個門洞的氣勢恢宏的城門,張騫通西域的雕塑威風凜凜地立在城門外,彰顯著西安盛世的輝煌。張騫身後,馮玉祥將軍魁梧的身影已然融進這座堅城。

玉祥門 玉祥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