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浦老寨門

玉埔老寨門位於揭陽市榕江北河之湄的東山區玉浦村內。玉浦老寨門的著名景點是清溪環境,古樹。

圖片 圖片

玉埔老寨門位於揭陽市榕江北河之湄的東山區玉浦村內。

玉浦村原稱尖浦村,系多姓雜居的零落村圃,據傳創於宋代,以詹姓為主,故名詹圃。“詹”與“尖”潮語同音,故俗稱尖浦。明洪武二年(1370)以後,詹及其它雜姓遷徙或湮沒,為單一黃姓所取代。清乾隆七年(1742),鄉人邑進士黃世傑改村名為玉浦,取玉為雅稱,浦者乃址於榕江北岸,近乎水邊而暢流入大海,大有振展之意。鏇辟老寨門,並於翌年刻書其上,雄踞播彩至今。

玉浦老寨門座西北以向東南,既“紫氣東來,又薰風自南”,選向富涵吉祥義。寨門連頂高約3.6米,門上一石匾:中書“玉浦”二大楷書,紫色。寓書者黃世傑已紫袍官服加身,又含此寨門通往帝都之紫陌(道路)。左上側有小楷七字:“乾隆八年花目立”,丹書。右下側為書者姓名:黃世傑,金字。寨門為四石柱框架,門高2米,寬1.2米,其頂貼幾張“麒麟到此”紅紙,迎風飄舞,喜氣洋洋。寨門聯為:“慶祖國昌盛;祝中華萬年”,自為今人所書貼。兩旁各有8幅圖飾,如竹苞松茂、鹿鶴祿規壽等。這種以寨門為中軸線的建築,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門限下游石階,以通紫陌之寨道。寨牆向北西延伸。整座古建築取材堅固、厚重、故雄峙於古名城之北隅至今260年,仍固若金湯,今人樂煞。

老寨門有橋連通內外,清溪環境,古樹(龍眼)掩映,這黃世傑故里的寨門的確是個美麗的座落,賢者芸躅,自不在話下。這個古寨門可配上下列冠首聯:“寨前千樹綠;門外一溪清。”

玉浦老寨門,默默無言仰蒼天。但它卻具豐義:一是歷史悠久,迄今已越260載;二是風格獨特,講究對稱,內涵豐富,卻又視野開闊,建築藝術性較高;三是賢者芸躅,這精神世界尤其驕人。辟寨門之黃世傑,少年時才華橫溢,頗有名氣,與鄭大進關係密切,一同被學使意士廳接見。後在邑中設館講學,為學者日眾,且大多數在他栽培下成才。邑宰顧彝對他高度讚揚,與他交往甚密。這些賢者芸躅,自使玉浦寨門添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