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二十五族

清代,由於從西寧通往西藏的驛站從黃河源起由玉樹四十族中的玉樹四族負責支應烏拉,故往來人員及官方文書逐漸改稱巴彥南稱四十族為玉樹四十族。

玉樹二十五族
清代對駐牧於玉樹等地區的藏族部落的總稱。雍正時,西寧辦事大臣達鼐奏準並會同四川、西藏等方面勘定玉樹地區巴彥南稱等四十族歸西寧辦事大臣管轄。因巴彥南稱為囊謙之藏語譯音,四十族中含有阿里克族族分,故又稱為囊謙四十族或阿里克四十族。清代,由於從西寧通往西藏的驛站從黃河源起由玉樹四十族中的玉樹四族負責支應烏拉,故往來人員及官方文書逐漸改稱巴彥南稱四十族為玉樹四十族。由於各部落分裂、合併、外遷等原有,四十族之數也變為二十五族(實際不止此數)。主要包括囊謙族、札武族、拉秀族、格吉四族、雜曲諸族、娘錯二族、稱多族、文布族、固察族、拉布族、玉樹四族、安沖族、迭達族、隆布族、蘇爾莾族、蘇魯克族、中壩三族、覺拉寺族、拉卜寺族等。世宗雍正十二年(1734年),玉樹地區接受清兵部頒發號紙的千戶1員為囊謙千戶,百戶有25員,囊謙千戶為玉樹二十五族之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