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

玉包港登入紀念碑位於澄邁縣 在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偏右北邊,保留著當年 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碑文

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簡介

玉包港登入紀念碑位於澄邁縣橋頭鎮玉包港澄邁縣人民政府為紀念人民解放軍渡海部隊在玉包港登入作戰中英勇犧牲的烈士而修建,是澄邁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初建

1989年4月19日建。占地面積120平方米,建築面積40平方米,紀念碑高7.2米,底座寬1.6米,碑座高1.5米,花崗岩石結構,四周置有欄桿,碑座正面刻有人民解放軍渡海部隊在玉包港登入作戰的情況,馬白山為紀念碑題寫碑名。

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重建

為了更好地彰顯我人民解放軍英勇奮戰、以弱勝強的光輝業績,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以教育後人,2010年11月,縣委、縣政府決定以原碑址為基礎,興建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園。建設項目包括原碑重建、增修休閒長廊、紀念廣場、岸線護堤、景觀台等設施,總投資310多萬元,新落成的紀念園寬敞整潔,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一座高12.39米的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傲然矗立在紀念園內。

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國民黨地洞遺址

在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偏右北邊,保留著當年國民黨駐玉包港時軍事防禦地洞遺址,地洞建於臨近6米高的懸崖邊上,地洞結構呈四方形,地洞的左右邊均有入口,高約2米,長約6米,可容納60至120人,在地洞內正北有一個小洞口,用來駕機關槍進行射擊防禦,當年瓊崖縱隊強行登入玉包港時,該地洞的防禦給瓊崖縱隊造成了有效的攔截。
據當地人介紹,像這樣的地洞,當年國民黨在玉包港懸崖邊上就建造了8個不等,隨著當年的戰跟山體滑坡自然災害損壞,大部分的地洞都已消失或殘缺,該地洞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地洞。

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碑文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毛澤東主席發起解放海南島戰役,命令四野“四十三軍及四十軍準備攻瓊崖”繼兩個先鋒營潛渡勝利之後,一九五零年三月二十六日晚七時三十五分,四十軍一一八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瓊崖縱隊司令員馬白山,率領一個加強團2999名指戰員,分乘81隻小帆船,從雷州半島燈樓角起航渡瓊,二十七日拂曉抵達玉包港,在當地黨政軍民配合下,克敵制勝,強行登入,為主力部隊渡海登入解放海南島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立下了不朽的功勳,特此立碑紀念。

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背景由來

繼40軍和43軍的2個渡海加強營先後在儋州白馬井和文昌赤水港成功登入之後,由40軍118師352團的2個營和 353團的1個營組成的加強團,在118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瓊崖縱隊副司令員馬白山的率領下,於1950年3月26日晚7時,分乘81艘帆船從雷州半島的燈樓角揚帆起航,計畫在臨高角以東的海岸線登入。
然而,此番渡海並不順利,不久,受大霧天氣影響,船隊還偏離了原先的航向。27日凌晨3時許,驚險的場面出現了:一艘敵炮艇迎面駛來,加強團九二炮連先行開火,很快海上炮聲隆隆,結果敵艦艇被木帆船打跑了。這次短暫的海戰,加強團僅有2隻木船被擊沉。
1950年3月27日早晨,天色慢慢放亮,加強團船隊行到玉包港附近海面,此時他們已經偏離預定的登入點臨高角約30海里,劉振華對照地圖後,果斷做出決定:就近登入玉包港!
早上8時,加強團在玉包港正面地段分散登入,其中352團3營8連2排最勇猛,他們由營長冷利華帶領,在林詩灣登入後,毫不遲疑地徒手攀岩上6米到12米高度不等懸崖,扯著崖壁雜草藤蔓上岸,然後猛打猛衝,迫擊炮手朱歧芳更是連發24發炮彈,摧毀了那裡的敵人碉堡群,使得後來的登入戰友順利前進和殲敵。
352團政委鄒平光身先士卒,躍身下海,涉水向灘頭進攻,大大地鼓舞了士氣,很快就占領灘頭陣地,向陸地縱深之處挺進。
玉包港以南,有座雷公島。60年前,加強團有3艘船在拂曉時在雷公島登入,與島上1 個營的守敵血戰了2個晝夜,擊斃擊傷敵人200多人,但我軍也損失慘重,有100多人在戰鬥中壯烈犧牲,最後只有11人奪船突圍。 40軍加強團在遠離接應部隊的情況下,頑強作戰了3天,擊潰了國民黨瓊西守軍2個團的阻擊,最後於3月29日在美厚地區跟瓊崖縱隊第一總隊和3月6日渡海的40軍加強營會師,順利到達瓊西根據地。
其實,就在加強團在玉包港與敵軍開戰的時候,瓊崖縱隊第一總隊的3個團和渡海加強營,也在臨高角與國民黨守軍展開了激戰,牢牢地牽制住敵人2個師的兵力。否則,加強團的登入壓力恐怕更大,損失也許更重。
澄邁縣人民政府為紀念人民解放軍渡海部隊在玉包港登入作戰中英勇犧牲的烈士,為主力部隊渡海登入解放海南島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立下了不朽的功勳而修建。

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悼念瞻仰活動

劉振華將軍玉包港憑弔革命先烈

2007年03月28日,澄邁縣橋頭鎮玉包港迎來了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他就是原四十軍一一八師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劉振華。今年已86歲高齡的劉振華將軍不遠千里從北京來到玉包港,以一名老戰士的身份憑弔57年前在此登入作戰而英勇犧牲的戰友們,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
在有關人員的陪同下,劉振華來到了當年指揮作戰的地方,並向“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敬獻了花籃,向渡海先烈三鞠躬,緬懷在此長眠的戰友們。
在紀念碑前,劉振華講述了當時抗戰的艱苦過程,並回憶起當時毛主席說的一句話:“春夏之交,穀雨之際,務必解放海南”。劉振華說,紀念碑很有教育意義,我們要將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要重新規劃建成一個青少年的教育基地。

瓊崖縱隊將軍後人聚集玉包港

2011年4月5日清明節,這是個追思與感恩的日子。一群將軍的後人、烈士的親屬以及當地黨政軍領導和老百姓聚集在這裡,舉行悼念瞻仰活動。
這些將軍的後人有張雲逸大將的兒子張遠之、馬白山將軍的兒子馬必前、女兒馬洪中,鄧華將軍的女兒鄧英,陳沂的兒子陳北剛等等。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也聞訊趕來參加悼念。而更多的名人之後雖然沒能來到現場,其中包括了毛澤東林彪羅榮桓葉劍英韓先楚等等的後人,他們也委託他人在此植樹,以表達對老一輩革命家、對犧牲於此的先烈們的懷念和對海南這片熱土、對海南人民的深情厚誼。

開國將帥後人赴玉包港參加掃墓植樹活動

2012年4月1日,40餘名開國將帥後人,從北京廣州福州趕赴海南省澄邁縣橋頭鎮玉包港,參加海南紅色影視文化促進會主辦的,“紅色記憶-海南紅色旅遊文化大型系列活動”之掃墓植樹活動。他們之間,有周恩來總理的侄子、國防大學政治部原主任周爾均朱德元帥、鄧華將軍、賴傳珠將軍、李作鵬將軍的後人,海南籍將領張雲逸大將、周士第上將、莊田中將、盧勝中將、馬白山少將、吳克之少將的後人,也參加了活動。澄邁縣縣委書記楊思濤,縣四套班子領導、橋頭鎮領導、縣機關幹部、玉包港附近學校、村民約二百餘人參加了活動。
全體向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前肅穆地行三鞠躬禮,緬懷這些為解放海南島做貢獻的先輩們;然後大家集體面朝大海,再行三鞠躬禮,向犧牲在此的無名烈士們致敬。
祭掃過後,在當地民眾的幫助下,50餘位紅色後代還在紀念園裡種下了50多株松柏大王棕椰子樹,以寄託對先烈們的懷念。
這次植樹活動很有特色,所植樹木採取一對一掛牌管理,以綠趁紅,象徵著紅色文化精神永遠茁壯成長。
每年清明節都有來自海口市、澄邁縣等等地區不同學校、單位、領導到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進行悼念瞻仰活動,至今玉包港登入作戰紀念碑已成為遊人瞻仰英雄、旅遊觀光的聖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