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參南華經

在宥第十一 天道第十三 達生第十九

出版信息

作 者:李安綱
叢 書 名:三教九經叢書
出 版 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ISBN:9787508703886
出版時間:2005-02-01
版 次:1
頁 數:385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南華經》本名《莊子》,是戰國早期莊子及其門徒所著,到了漢代道教出現以後,便尊之為《南華經》,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
莊子名周,字子休,宋國蒙城(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曾任蒙城漆園吏,不久辭去,逍遙獨處,一生閒居。正因為閒居無事,所以才對人生進行深入地思考與探索,以至於縱橫捭闔,談道論德,講天述地,窮理究性,深有所得,從而成就莊子學派。
《莊子》一書,乃是莊子及其門徒後學所共著,《漢書·藝文志》載其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為三部分。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內篇乃為莊子所著,外篇多數為莊子所著,但間有弟子所篡補者;雜篇多為後學弟子所推衍。
司馬遷著《史記》,因為莊子多談“無己”、“無為”之論,故而列莊子與老子之後,寫成《老莊列傳》。之後班固作《漢書》,採用劉歆《七略》,更把莊子列入道家者流。自此以後,老莊並稱,均為道家領袖,更被道教視為教祖。隋唐之際,《莊子》一書因為莊子被封為南華真人而尊稱為《南華真經》。
細觀《莊子》一書,書中多次提到老聃,的確談無為無己之論,但是更多的是談論孔子、顏淵之流,且不如前人所說諷刺儒家、肯定道家,而是將儒家學說加以發揮,與道家加以結合,從而成就了真正的莊學。
莊學的基本構成,應該是儒家,他反對那些死守禮法的儒士,讚賞那些精神超越如孔子所說“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儒士。莊子之所以成為歷代知識分子所欽仰效法的楷模,原因在於他真正是一個儒家的典範。

目錄

序言
前言
原言
內篇
逍遙遊第一
齊物論第二
養生主第三
人間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師第六
應帝王第七
外篇
駢拇第八
馬蹄第九
膚篋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運第十四
刻意第十五
繕性第十六
秋水第十七
至樂第十八
達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游第二十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