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曝

簡介

獻曝(xian pù)
《列子·楊朱》:“昔者 宋國 有田夫,常衣緼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緜纊狐狢。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後因以“獻曝”為所獻菲薄、淺陋但出於至誠的謙詞
趙翼 《真州蕭娘制糕餅最有名》詩:“饋節聊同獻曝情,競邀椽筆賜褒榮。”
清 馮桂芬 《與許撫部書》:“閣下洞曉機宜,自必早為計及,而某等獻曝之誠,知無不能,亦有不能自已者。”
季羨林 《自傳》:“我想到這樣平凡的真理,不敢自秘,便寫了出來,其意不過如野叟獻曝而已。”

典故

“獻曝”的典故,見諸《列子》·楊朱,講的是春秋時期宋國一農夫,用新舊絲絮縫成冬裝,聊以卒歲。勞作後“自曝於日”(曬太陽)感覺非常舒適,甚至忘記了天下還有“廣廈澳室,錦纊狐貉”。於是,他高興地說:“負日之暄(曬太陽的溫暖),人莫知之,以獻吾君,將有重賞。”從此,“獻曝”一詞成了“上書建議自謙言不足取”的專用辭彙,與其同義的詞還有“獻芹”。清·趙翼有“饋節聊同獻曝情,競邀椽筆賜褒榮”詩句,詩聖杜甫也有“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之言。可見,“獻曝”包含著一種極為深刻的情感。《列子》是春秋諸子百家中極有特色的典籍,其文多寓言,《容齋隨筆》稱之為“簡勁宏妙,多出《莊子》之右”,可見其份量之重。乍看之下,“野叟獻曝”似無稽之談,農夫再傻,也不至於獻“曬太陽”一策去博取重賞。但細細琢磨,其中又大有深意。其一,它顯示了平民百姓對國家的真情流露。其二,它鞭笞了那些“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者的自私心態。其三,它也是對封建君主“拒絕忠信阻塞言路,偏信奸佞重賞有加”的辛辣諷刺。唐朝著名邊塞詩人高適就曾發出“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的感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