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鐮猛蟻

獵鐮猛蟻

獵鐮猛蟻(Harpegnathos venator),隸屬於鐮猛蟻屬,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雲南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印度北部和緬甸的部分地區被發現。

基本信息

信息

拉丁文學名

獵鐮猛蟻(Harpegnathos venator) 獵鐮猛蟻(Harpegnathos venator)

Harpegnathos venator

分類地位

獵鐮猛蟻(Harpegnathos venator) 獵鐮猛蟻(Harpegnathos venator)

猛蟻亞科-鐮猛蟻屬

分布地區

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雲南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獵鐮猛蟻(Harpegnathos venator)的頭部特寫 獵鐮猛蟻(Harpegnathos venator)的頭部特寫

它被發現在印度北部和緬甸的部分地區。

簡介

群落壽命十幾年至二十幾年
群落規模成熟群落能達到一兩百隻
繁殖速度
蟻后制普遍多後
性情兇猛
戰鬥武器大顎和蟄針
作戰方式單獨作戰
戰鬥力
食物小昆蟲

外貌

工蟻

工蟻單型,體長約15~18mm。頭矩形,稍背腹壓扁,兩側緣近平直,後頭緣直或凹陷。上顎寬三角形,咀嚼緣具齒或齒不明顯。須式3,3、4,3.唇基較窄,橫形;其前緣凸,全緣或凹緣。額葉遮蓋觸角插入部。觸角12節,柄節接近或超過後頭緣。複眼較小,位於頭側中線之前。並腹胸各節背面等高或並胸腹節明顯低於前、中胸背板;前胸背板寬,肩角圓,無刺或齒;前-中胸背板縫明顯;中-並胸腹節縫不明顯或訊息。中、後足脛節具一大的櫛狀距和一小的簡單距;爪簡單。結節厚而高,前面垂直,端部略向前傾斜;背面觀前面凸。具腹柄下突。後腹部粗大,前面平截;基二節間縊縮明顯。螫針發達。

蟻后

獵鐮猛蟻(Harpegnathos venator) 獵鐮猛蟻(Harpegnathos venator)

蟻后與工蟻相似。但並腹胸背面較凸;中胸背板和小盾片發達;後腹部粗大。 根據蟻后會進行婚飛,婚飛後翅膀掉落,會留下翅基。查看背部翅基很容易辨識。

雄蟻

下頜骨更尖、狹窄。頭部呈長方形,有些圓潤,比長更廣。眼睛比蟻后小。

群落

壽命達十幾年至二十幾年,成熟群落能達一兩百隻。繁殖速度,較慢。多後制度。

生活習性

土中營巢,常位於林邊,稀草地等陰涼潮濕地。巢口為火山口狀,巢穴結構簡單,分數層。群落數量不大,成熟大群落不超過兩百隻。單獨行動,主要獵食節肢類小昆蟲。發現獵物或敵人時,會左右搖晃屁股。通常尾隨獵物潛伏靠近後,突然躍起攻擊並用鐮刀似的長齒牢牢夾住,然後用尾部蟄針給予其致命一擊。

飼養指南

名稱:獵鐮猛蟻: Queen:蟻后: Food:食物: Air moisture:空氣中的水分: Hibernation:休眠:
Harpegnathos venator 15-20mm 15-20MM 櫻桃蟑螂等 60-80% No沒有

中國有記錄的子階元

獵鐮猛蟻(Harpegnathos venator)有一個亞種:

獵鐮猛蟻羅紋亞種(Harpegnathos venator subsp. rugosus)

分布於澳門、菲律賓。

1.

獵鐮猛蟻羅紋亞種(Harpegnathos venator subsp. rugosus)

分布於澳門、菲律賓。

秒懂百科中的錯誤

圖為秒懂百科中錯誤的配圖 圖為秒懂百科中錯誤的配圖

在秒懂百科中的9s-15s中,編者錯誤的將紅足修猛蟻(Pseudoneoponera rufipes)的配圖使用了上去,而並非是獵鐮猛蟻(Harpegnathos venator)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