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國協一體化

本世紀蘇聯的成立和解體是世界政治經濟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蘇聯解體後,各成員國經濟上都遭遇到一系列困難。各國在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中,由於本來存在的經濟上的互補性和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逐步產生了在經濟上聯合即實行經濟一體化的認識和要求,這樣,本已全面解體的原蘇聯各成員國又開始在經濟上逐步走向聯合。

簡介

本世紀蘇聯的成立和解體是世界政治經濟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蘇聯解體後,各成員國經濟上都遭遇到一系列困難。各國在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中,由於本來存在的經濟上的互補性和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逐步產生了在經濟上聯合即實行經濟一體化的認識和要求,這樣,本已全面解體的原蘇聯各成員國又開始在經濟上逐步走向聯合。

歷史

1993年1月,7個成員國元首在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簽署了《獨立國協章程》,宣布在獨立國協內部實行經濟、政治、軍事一體化,後來其成員國擴大到12個。1993年9月,獨立國協各國就建立經濟聯盟達成協定,1994年4月,就建立自由貿易區達成協定,規定各成員國逐步取消關稅,建立統一信貸政策,向關稅同盟過渡。1994年10月,各國簽署了《獨立國協一體化發展的基本方針》、《獨立國協一體化發展的前景計畫》等檔案,決定建立獨立國協的超國家機構-跨國經濟聯盟委員會,並為該機構有效行使職能和實行經濟一體化規定了一些配套措施,跨國經濟聯盟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獨立國協的一體化進程已進入實質性階段。1996年3月29日,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簽署了《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加深一體化條約》。同年4月2日,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又簽署了關於兩國成立"主權共和國共同體"的條約,根據俄白條約,兩國將逐步實現經濟一體化,建立共同市場,設立共同體最高權力機構-最高委員會和常設的執行委員會、議會大會等。條約並呼籲其他成員國加入。如果"主權共和國共同體"條約規定的目標和近期措施能夠全部按期付諸實施,它也將成為較高水平的地區性一體組織。獨立國協經濟一體化正逐步開展,但它的發展趨勢如何,將很大程度取決於支持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有利因素的作用發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