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詩人密茨凱維奇的詩作]

猶豫[詩人密茨凱維奇的詩作]

《猶豫》是詩人密茨凱維奇所作的一首詩歌。這首《猶豫》,既寫出了詩人的情感律動,也反映了詩人的價值取捨。他的心裡裝滿了她,裝滿了人民,裝滿了國家,卻唯獨沒有裝下自己。

作品原文

未見你時,我不悲傷,我不嘆息,

見到你時,我也不會喪失我的理智,

可是當我久久地沒有見到你,

我就感到我有缺陷,想見到一個人。

我在懷念中捫心自問:

這究竟是友誼,還是愛情?

當你從我的眼中消失之後,

我並不能立即想起你的容貌,

然而我卻不只一次地感到,

你的容貌永遠在我的記憶之中。

這時候,我又捫心自問:

這究竟是友誼,還是愛情?

無限的痛苦使我無法思量,

可我在你面前卻不能訴說衷腸,

我毫無目的地不知走向哪裡,

但每次卻又來到了你的門前,

這時候,我又捫心自問:

是什麼把我引到這裡?友誼,還是愛情?

為了你的幸福,我願捨棄一切,

為了你的安康,我願去地獄遭劫,

我的心不敢有別的奢望,

一切都是為了你的幸福和安康。

啊!這時我又自問:

這究竟是友誼,還是愛情?

每當你把縴手放在我的掌中,

一種愛的溫馨便籠罩著我的身心,

像在飄浮的夢中結束了我的一生,

一次沉重的打擊卻又驚悟了我的心,

它大聲地問我:

這究竟是友誼,還是愛情?

當我為你創作這一首歌,

我的嘴並未受到詩的神靈的指點,

我自己也不明白,多么奇怪,

哪裡來的靈感,如何配成音節?

最後,我記下了我的疑問:

是什麼激動了我?友誼,還是愛情?(張振輝譯)

創作背景

19世紀20年代初,沙皇統治集團聯合波蘭反動貴族,殘酷鎮壓和迫害波蘭人民的革命鬥爭、學生的愛國運動。1823年10月23日晚,密茨凱維奇不幸被捕入獄。1824年10月25日,他被迫踏上了流放之路,從此再也沒有回到自己的故鄉。在1825年2月17日至1 1月12日的近九個月時問里,密茨凱維奇都在俄國的敖德薩地區生活,一方面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贏得了真誠可貴的友誼,另一方面也認識了令他心馳神往的女子,萌生了細膩深沉的愛情。於是創作了這首《猶豫》。

作品鑑賞

全詩由六節六行詩組成,每孽節詩歌的前面四行細緻入微地描寫了詩人對女主人公的種種情懷和複雜心境,後面兩行都以詩人的疑問結束——“這究竟是友誼,還是愛情”。雖然疑問的形式和內容大同小異,但我們明顯感覺到疑問的情境和語氣發生了變化,從“捫心自問”,到“大聲地問”,再到懷著“激動”的心情“問”,這個問題糾結在詩人的內心,就仿佛一塊石頭擲入平靜的湖面,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漣漪。

詩人首先描寫自己長久不見她時的失落感。他不會因為見到她而喪失理智,也不會因為短暫的分別而悲傷難過,卻會因為分別的時間太久遠而覺得生活有了“缺陷”。隨後,詩人描寫了自己似有若無的思念。雖然她的倩影沒有浮上他的心頭,他卻“不止一次地”回憶起她的音容笑貌,想起他們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這究竟是友誼,還是愛情?”詩人的疑問同樣盤亘在我們的心頭。正如蘇軾當年因為想念自己的弟弟而吟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樣,朋友之間也會有相伴相知的願望,有真摯純潔的思念。這個時候,我們同詩人一樣,沒有辦法輕易下結論。

緊接著,詩人述說了他的無限的痛苦和見面的衝動。他會茫然若失地走到街頭,然後情不自禁地走到她的門口;他願意為了她的幸福“捨棄一切”,更願意為了她的安康“去地獄遭劫”。這種熾熱的情感體驗和寶貴的獻身精神,恐怕就不再是友誼的範疇了。友誼就像一杯清新的茶,讓人理智;愛情卻是一杯醇厚的酒,讓人沉醉。詩人若有所思地詢問自己,我們則已經撥開了他的情感迷霧,看到他的那顆為她跳動的心。

事實上,隨著詩節的發展,我們發現詩人也意識到自己是在明知故問了。當她把縴手放進他的掌中,他感覺到“一種愛的溫馨”籠罩了他的身心;當他為她創作詩篇,他覺得一種激動指引著他寫下一個個音節。“這究竟是友誼,還是愛情?”詩人的一聲聲疑問,並不代表他對內心的情感流向毫無預見,反而揭示出他因為洞悉了自己的情愫變化而無所適從。

詩人愛得深沉,愛得熾烈,也愛得含蓄,愛得猶豫。他有氣吞山河的豪氣,有不畏險阻的勇氣,原本不必愛得如此怯懦,如此壓抑,但是在客觀現實面前,他選擇了將這份愛情深埋在心底。從理智的角度而言,他身在俄國,心繫故土土,自然在兒女情長和民仇國恨的天平上偏向了後者。從情感的角度而言,他身為流放者,沙皇統治集團的鷹犬或明或暗地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隨時有繼續打壓他的可能,不自由的身軀如何自由地去愛呢?所以,這首《猶豫》,既寫出了詩人的情感律動,也反映了詩人的價值取捨。他的心裡裝滿了她,裝滿了人民,裝滿了國家,卻唯獨沒有裝下自己。

作者簡介

亞當·密茨凱維奇(Adam Mickiewicz,1798年12月24日-1855年11月26日),波蘭詩人,革命家,波蘭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重要作品有詩集《歌謠和傳奇》、《十四行詩集》,長詩《康拉德·華倫洛德》和詩劇《先人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