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論比較研究

犯罪論比較研究

《犯罪論比較研究》,作者王政勛,2009年6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圖書信息

作 者: 王政勛

犯罪論比較研究犯罪論比較研究
叢 書 名:西北政法大學學術文庫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94912 出版時間:2009-06-01版 次:1頁 數:604裝 幀:平裝開 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刑法

內容簡介

犯罪成立的三階層理論就像剝雞蛋,犯罪構成四要件理論就像切西瓜。剝雞蛋模式實現了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抽象判斷和具體判斷的分工,包含著出罪機制,體現了無罪推定原則的要求。需要把切西瓜的犯罪認定模型改造為剝雞蛋的犯罪認定模型。本書主張應該區分犯罪構成和犯罪成立條件。犯罪構成只是犯罪成立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更不是充要條件。由於對犯罪構成各要件的判斷是一種積極的判斷,所以,犯罪構成是犯罪成立的積極條件。成立犯罪,除了應具備積極條件——犯罪構成外,還應具備消極條件——行為超出了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程度;符合犯罪構成的行為不是正當行為:在當時的情況下不能期待行為人實施合法行為。

作者簡介

王政勛,1967年9月生,陝西省洋縣人。北京大學法學學士(1988)、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1997)、北京大學法學博士(2008)。1988年至1994年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l997年至今供職於西北政法大學,歷任講師(1997)、副教授(2000)、教授(2003)、刑事法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2006)、院長(2008)。出版個人專著《正當行為論》(2000)、《刑法修正論》(2001)、《刑法的正當性》(2008)、《犯罪論比較研究》(2009),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參與撰寫專著、教材14部。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刑法的語言論分析”(2007)、省教育廳專項科研項目“文物犯罪研究”(2002)、“犯罪成立條件中的定量因素研究”(2007)、“改革開放以來的刑事審判研究”(2009)等。
·查看全部>>

目錄

第一章 刑法理論
第一節 古典學派的刑法理論
一、啟蒙主義刑法思想
二、前期古典學派
三、後期古典學派
第二節 近代學派的刑法理論
一、刑事人類學派
二、刑事社會學派
第三節 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的比較
一、兩派的理論基礎
二、兩派的犯罪論
三、兩派的刑罰論
第二章 罪刑法定主義
第一節 罪刑法定原則的歷史發展
一、封建時代
二、啟蒙思想
三、罪刑法定原則的確立和傳播
四、英美法系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則
五、社會主義刑法與罪刑法定原則
第二節 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論基礎和功能
一、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論基礎
二、罪刑法定原則的功能
第三節 罪刑法定原則的派生原則
一、法律主義
二、刑法效力禁止溯及既往
三、禁止絕對不定期刑
四、明確性原則
五、禁止適用類推
六、實體正當原則
第三章 犯罪與犯罪論
第一節 犯罪的本質和定義
一、犯罪的本質
二、犯罪的定義
第二節 犯罪的分類
一、大陸法系刑法對犯罪的分類
二、英美法系刑法對犯罪的分類
第三節 犯罪論體系
一、大陸法系刑法學中的犯罪論體系
二、英美法系刑法學中的犯罪論體系
三、社會主義刑法學中的犯罪論體系
第四節 犯罪成立條件
一、大陸法系的犯罪成立條件理論
二、英美法系的犯罪成立條件理論
三、社會主義法系的犯罪成立條件理論
……
第四章 行為
第五章 構成要件該當性
第六章 違法性
第七章 責任
第八章 未遂犯
第九章 共犯
第十章 罪數
刑法大事表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