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人類學派

這個學派又稱龍勃羅梭學派,因為上述3人都是義大利人,所以也被稱為義大利學派。 所謂病理關係指犯罪人身體發育上的缺陷和疾病,特別是癲癇性的疾病。 具有這兩種先天特徵的人,有犯罪的必然性,同“自由意志”沒有聯繫,於是提出“天生犯罪人”的結論。

刑事人類學派 

它是首先攻擊刑事古典學派教條主義研究方法,而以人類學方法研究犯罪的學派,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創始人是義大利都靈的一名法醫學教授C.龍勃羅梭,繼之而起的代表人物有義大利學者E.菲利(1856~1929,以後又轉向刑事社會學派)和R.加羅法洛(1851~1934)。這個學派又稱龍勃羅梭學派,因為上述3人都是義大利人,所以也被稱為義大利學派。
龍勃羅梭的成名著作是《犯罪人論》(1876)。他用解剖學的方法對一部分囚犯的生理構造進行統計歸納研究,認為犯罪原因存在於隔世遺傳和病理關係兩個方面。所謂隔世遺傳指犯罪人的身體具有先天的動物特徵,例如有巨大的顎、高顴骨、發達的眼巢弓、很強的犬齒等,這些都是肉食動物及野蠻人的特徵。所謂病理關係指犯罪人身體發育上的缺陷和疾病,特別是癲癇性的疾病。他認為上述兩個原因是先天的。具有這兩種先天特徵的人,有犯罪的必然性,同“自由意志”沒有聯繫,於是提出“天生犯罪人”的結論。他還論證這種天生犯罪人在犯人中約占1/3,是侵害社會安寧的罪犯隊伍的主要部分和最有害的部分,因此主張預先對他們採取保全措施,予以隔離,從而進行預防。
上述論點在理論上完全背離法制原則,在政治上為帝國主義統治服務,反對勞動人民的革命鬥爭,在龍勃羅梭和R.拉斯基合著的《法律及刑事人類學關係中的政治犯罪與革命》(1890)一書中,作者竟力圖證明巴黎公社的革命者都是“天生犯罪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