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相對剝奪論

作者在對前人的理論進行梳理的基礎上,論證和發展了犯罪的相對剝奪論,為犯罪原因的探索提供了一個較為系統和深入的理論工具。 再次,通過對犯罪原因理論發展歷史的回顧和分析,以相對剝奪理論為工具,實現了對各種主要犯罪理論的解讀和融接。 在實證研究上,採用心理測量和統計建模分析技術,驗證和發展了犯罪的相對剝奪理論。

內容簡介

《犯罪的相對剝奪論》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篇犯罪、犯罪原因與相對剝奪論,第二篇犯罪原因系統結構、相對剝奪感與犯罪態度的模型與測評,第三篇相對剝奪論視野下的犯罪預測與預防。作者在對前人的理論進行梳理的基礎上,論證和發展了犯罪的相對剝奪論,為犯罪原因的探索提供了一個較為系統和深入的理論工具。在理論創新上,首先從人性理論、需要理論和精神分析理論層面剖析人類相對剝奪感得以產生和發展變化的根源,重點分析了相對剝奪感的人性基礎。其次豐富了相對剝奪理論的內涵,拓寬了相對剝奪理論的適用領域。再次,通過對犯罪原因理論發展歷史的回顧和分析,以相對剝奪理論為工具,實現了對各種主要犯罪理論的解讀和融接。在實證研究上,採用心理測量和統計建模分析技術,驗證和發展了犯罪的相對剝奪理論。採用深度訪談和問卷測試的方法,建立了犯罪原因系統的數學模型,驗證了犯罪綜合動因理論。在理論的套用上,作者提出的統計模型有助於進行社會犯罪態勢的預測。同時,根據該理論,可以為監獄和社會的犯罪心理矯正提供理論依據。總之,這篇論文不僅豐富了犯罪心理學和罪犯心理學的內容,對學科建設作出了貢獻,而且對監管改造罪犯工作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陳卓生,男,1971年生,廣東省饒平縣人。廣東省番禺監獄信息技術辦公室主任,全國監獄理論研究專家,心理諮詢師。2005年6月獲中科院心理所健康心理學碩士學位,2012年6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刑事政策、心理學和刑法研究。參與編著了《犯罪心理學》、《檢察人員心理健康讀本》等。在中國心理衛生雜誌、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犯罪與改造研究、中國監獄學刊等期刊上發表論文10多篇。

出版發行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陳卓生的博士論文《犯罪的相對剝奪論》,列為中國監獄工作協會博士文庫之八,已由中國長安出版社出版發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