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為縣鐵爐鄉

犍為縣鐵爐鄉

犍為縣鐵爐鄉位於犍為縣城東南37公里,與沐川縣炭庫鄉接壤,面積35平方公里,地貌多為丘陵,沐溪河流經鄉內文池、高峰、興隆、安南四個村進入岷江。東與新民鎮相連,南與沐川縣炭庫鄉為鄰,西與榨鼓鄉連界,北與孝姑鎮接壤。

基本信息

簡介

犍為縣鐵爐鄉犍為縣鐵爐鄉
該鄉以農業為主,截止2004年底有小二型水庫1個,山塘42口,石河堰11道,耕地面積為9292畝。 轄8個行政村69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全鄉人口3015戶,9538人。耕地面積9992畝。有12個黨支部、249名黨員。2006年社會總產值達27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48元。

自然條件

該鄉屬於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為17.5℃,無霜期長達333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41.3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957.9小時。縣境內地形地貌多樣,壩、丘、山皆具,以丘陵為主。地勢東北、西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1047米,最低海拔308米。

行政區劃

​​​​​​​​鐵爐鄉下轄村:
興隆村​ 文池村​ 高峰村​ ​安南村 農寧村​ 朝陽村​ 桂花村​ 宏農村​

基礎建設

犍為縣鐵爐鄉犍為縣鐵爐鄉
截止2006年底 該鄉至縣城道路已全部硬化,宏農、桂花2個村村道路將於今年內完成硬化,其餘6個村村道硬化工程計畫在3-5年內逐步完成,該鄉69個村民小組僅3個組未通公路,擬在2年內全面修通,各組道公路基本能保持晴雨通車。新建了鄉衛生院、鄉客運站和4個村支部活動室。大力開展囤水田整修和“紅層找水”工程。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確保了農村和城鎮低保、退耕還林補貼以及糧食直補等各項惠民資金足額按時發放。

農業發展

犍為縣鐵爐鄉犍為縣鐵爐鄉
該鄉屬純農業鄉,2005年鄉鎮府突出抓好“林、竹、姜、畜”四大特色農業和勞務輸出支柱產業。截止2006年底該鄉在原有5000畝林竹的基礎上,實施退耕還林2340畝,與川南林業局合作造林6769畝,嘉陽集團在該鄉文池村、高峰村建工業林基地3000畝,該鄉林竹總面積已超過3萬畝,其中已投產林竹面積在1萬畝以上,年收入超過萬元的農戶達60戶以上。黃白姜是鐵爐鄉傳統種植產業,該鄉黃白姜種植面積達7000餘畝,產值超過400萬元。該鄉常年在外務工人員近2500人,創收近2000萬元。畜牧業也是鐵爐鄉的一項傳統產業,該鄉每年出欄生豬均在7000頭以上,小家禽20多萬隻,有畜禽養殖專重戶10餘戶。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紅薯。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鄉大力發展“林、竹、姜”三大支柱產業,尤其以黃白姜特產農業為龍頭,白姜種植2000畝,黃姜種植6000畝,還盛產佛手黃柏中藥材,畜敬業蓬勃發展。截止2006年底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2320萬元,農業總產值204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649元,糧食產量達4600噸,財政收入107萬元,計畫生育率達95%,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社會更加穩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出了壁實的步伐。

旅遊資源

該鄉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鐵爐古鎮涼廳街已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天洞題刻已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境內的“朝陽春曉、枇杷印月、古洞觀瀑、鯊魚鼓浪、漁村唱晚、高峰聳翠、涼亭幽谷、聖嶺蓮花”(鐵爐八景)極具開發價值。

人口數據

2002年底鐵爐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8241
4313
3928
家庭戶戶數 2746
家庭戶總人口(總) 8241
家庭戶男 4313
家庭戶女 3928
0-14歲(總) 2073
0-14歲男 1065
0-14歲女 1008
15-64歲(總) 5439
15-64歲男 2873
15-64歲女 2566
65歲及以上(總) 729
65歲及以上男 375
65歲及以上女 35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793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