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浦鎮

犀浦鎮

犀浦鎮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增掛犀浦街道辦事處牌子, 位於郫都區東部,緊鄰成都市金牛區和高新西區,處於“成都西門口衛星城”建設的前沿,中心坐標地處東經103°58′、北緯34°45′,東北部鄰安靖鎮,東南與金牛區金泉街道接壤,西南鄰合作街道,西鄰紅光鎮,西北接團結鎮,鎮域面積21平方公里。 犀浦,史稱“古晉興城”,傳說因秦蜀太守李冰治水時“沉石犀成浦”而得名,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2015年,犀浦鎮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6.6億元,全口徑稅收5.5億元,農民可支配收入1949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7760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犀浦,正式得名源於李冰治水。據《元和郡縣誌》卷三十一中記載:“犀浦縣,本成都縣之界,垂拱二年分置犀浦縣,昔蜀守李冰造五石犀沉之於水以壓怪,因取其事為名”。浦是水濱的意思,故將沉石犀之浦名為犀浦,沿用至今。

犀浦鎮 犀浦鎮

犀浦不僅是一個古鎮,在歷史上還建過縣,建縣時間長達380多年之久。《輿地廣記》記載:“犀浦縣,屬益州。秦時李冰作石犀以壓水精,穿石犀渠於江南,命之曰犀牛里。縣取此為名耳,不在其地也”。

明代曹學全《蜀中名勝記》卷五《太平寰宇記》記載:“犀浦縣,周垂拱二年(唐武則天臨朝稱帝改立的國號,公元686年)割成都之西鄙置,蓋因李冰所造石犀以為名“。

《太平寰宇記》還記載:”宋太平興國年間,犀浦縣共轄20鄉,縣境東到今成都杜甫草堂和百花潭一帶。該書’華陽‘條文說:“杜甫宅在西郊外,地屬犀浦縣,接浣花溪,地名百花溪”。《元豐九域志》記載,犀浦從公元686年設縣,到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犀浦縣為鎮入郫,古犀浦縣建縣計時386年。

建縣期間,詩聖杜甫在犀浦境內的草堂祠住過幾年。他作《梅雨》詩描述當地景色云:“南京犀蒲道,四月熟黃梅”。唐至德二年,以蜀郡成都為南京,因其在長安之南而謂“南京”。

犀浦曾有許多古建築,如國寧觀、東嶽廟、文昌宮、湖廣館、南華宮、梓潼宮等,造型各異,構作精巧。惜歲月流逝,滄海桑田,今已不復再見!

宋代熙寧五年(1072年)古犀浦縣撤銷後,設犀浦鎮併入郫縣,清後期改稱犀和鎮。民國19年設東一區時復名犀浦。解放後曾為第二區區署所在地,與犀浦鄉幾度分並,1985年撤鄉入鎮,實行鎮管村。

清末,川西同志軍曾在犀浦與清軍血戰,犧牲者數百人,至今有戰地和葬地遺蹟。

犀浦鎮 犀浦鎮

解放前,鎮區有少數手工業作坊,有規模較大的糧油市場, 犀浦大米素來在川西享有盛譽。解放後,縣工交系統安排部分企業在本鎮,鎮辦企業迅速增多,主要有五金、化工、印刷、毛巾、製鞋、食品、縫紉等行業。犀浦豆油歷來有名,1979年被評為四川省優質產品。挑花刺繡品工藝精湛,該鎮長期是蜀繡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

古犀浦,地處成都近郊,居天府腹心地帶,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覆蓋範圍,不僅土地肥沃,出產豐盛,而且商貿繁榮,人文昌達。

如今,犀浦交通縱橫,國道317線、沙西線、成都繞城高速、成灌高速等貫穿境內,成都捷運二號線與成灌城際鐵路在犀浦站交匯並同台換乘。犀浦擁有西南交通大學等10餘所高等院校,四川省交通廳公路局醫院等5所醫療機構。百倫廣場、幸福耍街、四季中心、北美風情街、城西陽光等城市綜合體初具規模。捷運、城鐵經濟走廊快速發展,土橋—犀浦商圈初見雛形,以金融、商務、商貿為一體的現代服務業已成為犀浦的支柱產業。

2016年12月,郫縣改置郫都區,犀浦鎮仍屬不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犀浦鎮 犀浦鎮

2014年,犀浦鎮管理8個行政村、 13個社區。 分別是泗合社區,犀和社區,犀池社區,犀牛社區,珠江路社區,大都會社區,犀湖社區,岷江社區,兩河社區,錦園社區,梓潼社區,玉龍社區,浦興社區,國寧村,龍吟村,萬福村,五糧村,犀浦村,大田村,雙林村,石亭村。

政區劃分

截至2016年,犀浦鎮增掛犀浦街道辦事處牌子, 轄國寧、龍吟、萬福、五糧、犀浦、大田、雙林、石亭8個村,泗合、犀和、犀湖、犀牛、珠江路、大都會、浦興7個城市社區和錦園、梓潼、岷江、兩河、玉龍、犀池6個涉農社區。

地理環境

犀浦鎮成都市中部,郫都區東部,緊鄰成都市金牛區和成都高新區西區,處於“成都西門口衛星城”建設的前沿。中心位置地處東經103°58′、北緯34°45′。東北部鄰安靖鎮,東南與金牛區金泉街道接壤,西南鄰合作街道,西鄰紅光鎮,西北接團結鎮。 鎮域面積21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犀浦鎮常住人口15.6萬(其中戶籍人口6萬餘人),流動人員12餘萬,城市化率85%。 2015年末戶籍人口6萬9千餘人,流動人口13萬餘人。

經濟

犀浦鎮堅持擴大對外開放戰略,確立創建中國西部地區經濟強鎮和文明新鎮的奮鬥目標,大力推進工業開發區、農業生態發展區和城鎮中心區“三大板塊”建設,進一步最佳化鎮域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大力推進鄉村城市化進程,從過去典型的農業大鎮迅速轉變為新型的科技型小城鎮,經濟和社會發展在西部大開發進程中駛入了歷史快車道。

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16億元;全口徑稅收收入7.19億元(其中地方稅收收入4.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服務業增加值25億元;招商引資省外到位資金1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1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86元。

2015年,犀浦鎮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6.6億元,全口徑稅收5.5億元,分別占全縣總額的18.73%和18.84%,農民可支配收入1949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7760元。

交通

犀浦站是目前中國第一個同時也是唯一一個國鐵、捷運同台換乘的高架車站,成都捷運2號線與成灌城際鐵路在犀浦站同台換乘。2015年5月,紅光大道全面建成通車,捷運6號線、有軌電車啟動建設,犀浦鎮已成為郫都區連線成都市中心城區多元交通樞紐。

道路-紅光大道(原老成灌路)、西華大道、西芯大道、西區大道、蓉昌高速、成都繞城高速等多條主幹道貫穿全鎮,交通便利,進入成都市區驅車不到半個小時。另外紅光大道改造完畢,從成都繞城高速紅光大橋至犀安路的犀浦站下穿隧道呈現地下、地面交通並行,進一步提升犀浦區域交通能力,縮短與主城區的通勤時間。

捷運-①成都捷運2號線西端終到犀浦,並實現與成灌城際鐵路無縫對接,為犀浦以及周邊區域人民出行帶來極大方便。

在犀浦站乘坐捷運出發約半個小時即可到達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春熙路等,在犀浦站換乘成灌動車僅需3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擁有國家5A級景區的都江堰市。

②成都捷運6號線二期規劃將途徑犀浦、高新西區終到郫都區望叢祠,預計2020年通車,其中犀浦境內將設侯家橋、梓橦宮、龍吟、犀浦(與成灌城際鐵路、成都捷運2號線同站換乘)、天宇路等站。

城鐵-成灌城際鐵路穿境而過,設有犀浦站和犀浦東站。成灌城際鐵路在犀浦站與成都捷運2號線、6號線無縫換乘。待成都站(火車北站)改造完畢後,該線將考慮實施公交化運營,屆時市民出行將更加便捷。

公交-隨著捷運西沿線的開通,犀浦公共運輸也跟著不斷提升,犀浦已經是連線郫都區和成都主城區的交通樞紐站。犀浦將犀浦捷運站、犀浦城鐵站、犀浦公車站有效結合,讓廣大市民能夠實現無縫捷運、公交、城鐵換乘。途徑犀浦的公交線路多(17路、116路、119路、705路、705A路、710路、723路、726路、733路、708路、P11路、P17路、P20路、P21路、 P22路、P40路等),所有公交班次均支持天府通電子錢包,部分支持天府通月卡(次數)。公交線路輻射到金牛區、郫都區、紅光鎮、高新區、三道堰古鎮、古城鎮、安靖鎮、團結鎮等。

社會事業

教育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入駐犀浦的大學有: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西華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等。每年都能為成都市輸送優質的畢業生。

中、國小有:成都外國語學校、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樹德中學博瑞實驗學校、郫縣四中(國家重點中學),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金蘋果幼稚園、梓潼國小、犀浦實驗國小、犀浦實驗中學等。

基礎設施

隨著犀浦交通的改善,人口聚集和流動不斷增加,犀浦配套也不斷完善。犀浦鎮龍吟、梓潼、萬福片區高樓漸起,交通縱橫。

商業配套如:犀浦百倫廣場、潤揚雙鐵廣場、四季中心、藍光幸福耍街、成都後花園在建購物中心、犀浦春天等。

住宅配套也跟著風生水起,不斷完善,如:藍光幸福滿庭、華邑陽光里、溪地灣、傲城、四季城、成都後花園、雙鐵廣場、百倫廣場、交大卡布里、中鐵伊莎貝拉、合能橙中心等。

娛樂休閒:犀浦夜市是每個犀浦市民都忘不了的地方,在那裡有火鍋一條街還有 各式各樣的大排檔,沒有大酒店的排場卻有勝過的味道;百倫廣場能滿足一站式購物,生活超市、電影院、蘇寧以及生活商場、潤揚雙鐵廣場影院(在建)等。

醫療配套:公路醫院、363醫院(設1200床的三甲醫院,在建)、西南交通大學校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天康醫院、冠達口腔醫院、紫羅蘭醫院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