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院[北京聯合大學]

特殊教育學院[北京聯合大學]
特殊教育學院[北京聯合大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成立於2000年9月,是我國第一所相對獨立的綜合性特殊教育學院,隸屬北京聯合大學,是北京市屬普通高等學校。學院承擔特殊教育師資培養培訓、殘疾人高等教育和指導北京市特殊學校教研科研等多項任務。

(圖)特殊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院

學院簡介

(圖)教學樓內教學樓內

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擁有一支熱愛特殊教育事業、素質高、能力強的教師隊伍,並由經驗豐富的特殊教育專家組成專業指導委員會,指導專業教學和專業建設,其中包括著名特殊教育專家朴永馨教授、我院院長特殊教育專家許家成教授等。

學院的教學工作思路是:發展以特殊教育理論為導向、相關學科為支持的,滿足特殊教育需求的套用性教育,為首都特殊教育和殘疾人服務。

學院自成立以來,受到政府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中國殘聯主席鄧朴方及北京市委常委市教工委書記朱善璐等北京市領導先後來學院調研考察,對學院建設和發展給予很大支持和幫助。經過幾年的努力,學院取得了較大發展: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與國外、國內有關行業合作的特殊教育、殘疾人教育課題;在全國首次對成人殘疾人實行單考單招政策,開闢了殘疾人終身教育的新途徑,填補了殘疾人教育體系中繼續教育的空白;與日本、韓國、美國開展交流與合作,成為國際PEN—International(國際高等教育網路)成員,與韓國拿撒勒大學、日本筑波技術大學結成姐妹校,並與韓國拿撒勒大學簽定了每年互派留學生的協定,在國內國際特殊教育界贏得了較好的聲譽。

特殊教育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特殊教育學院已成為廣大殘疾人希望升起的地方,願真誠為殘疾人朋友服務,努力開拓中國高等特殊教育的新局面。

院系設定

一、基礎部

(圖)特效綜合樓特效綜合樓

基礎部是承擔全院有關公共基礎課的系級教學管理機構,下設基礎部主任辦公室、語文教研室、數學教研室、英語教研室、馬列教研室和體育教研室。基礎部主要面向全院全日制本科(健全生、聽障生與視障生)、專科(健全生、聽障生與視障生)學生開課,所開課程有健全生本專科的大學語文現代漢語、寫作、兒童文學、語言學;聽障生本專科的大學語文、寫作、文秘檔案;視障生本專科的大學語文、醫古文;聽障生、視障生本專科的高等數學;全校的大學英語、哲學、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概論;全校一、二年級的體育等。大部分課程是全院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

基礎部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教學科研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各教研室的教師在全院的教學中率先進行多媒體教學研究,製作了大量課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英語教研室狠抓教學質量,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英語四級通過率,總通過率在全校的平均值之上。體育教研室在上好體育課的同時,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並組織運動隊訓練,使我院運動隊多次在各級多項賽事中獲得好成績。

二、藝術系

(圖)健身房健身房

藝術系包括兩個教研室:美術、音樂;下設三個專業:藝術設計(本科、聽障)、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專科、聽障)、音樂表演(專科、視障);現有教學設施:畫室、琴房、舞蹈教室、MIDI製作室、鋼琴調律維修室、攝影實訓室及暗室、平面設計實訓室、視覺素材閱覽室。

三、特殊教育系

特殊教育系承擔為北京市培養特殊教育師資和其他為殘疾人服務的套用型人才的重任,該系開辦的特殊教育屬師範教育專業,從2000年起正式招生,學生完成四年的學習,通過有關考試、教育實習、完成畢業論文,獲得國家正式承認的教育學學士學位。目前,該系有教師16名,其中包括管理人員3名、專職教師13名。約有在校生220多人。根據教育發展要與市場需求相一致的辦學思路,特殊教育系在專業同一的前提下,自2003年起分別開設了3個專業:1.聽力語言康復技術、2.學前教育、3.特殊教育

四、生物醫學系

生物與醫學系包括三個教研室:醫學、園林、化學;下設二個專業:針灸推拿學(本科、視障)、園林(專科、聽障);現有教學設施:解剖室、生理室、經絡腧穴綜合實訓室、按摩室等實驗(實訓)室、組織培養室、化學實驗室、植物標本室和三個溫室等。  

五、電子信息系

(圖)宿舍樓宿舍樓

電子信息系主要從事與計算機技術相關的學科教育,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聽障本科)計算機套用技術(聽障、視障專科)兩個專業。

本系有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隊伍和先進的硬體設施,現有4個多媒體計算機房,可滿足所有的課堂教學需求;一個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室,為學生學習好電子學課程提供先決條件;一個電子工藝操作間,供學生進行計算機安裝與調試;一個網路技術機房,供學生進行各種計算機網路的搭建、調試;一個計算機仿真技術實驗室,供學生學習計算機控制的原理、使用方法及其維護技能。

學生通過在本系3~4年的學習可掌握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備運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在科技、經濟部門及管理部門、各種企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套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 同時能夠熟練地使用計算機進行軟體的設計和開發。

開設專業

共有本專科專業10個: 特殊教育專業(本科)、學前教育專業(本科)、聽力語言康復技術專業、藝術設計專業(本科 聽障)、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專業(聽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 聽障)、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聽障 視障)、園林技術專業(聽障)、針灸推拿學專業(本科 視障)、音樂表演專業(視障),其中市級重點專業1個,面向全國招生的專業8個,涉及教育學、農學、醫學、工學、文學等學科。

學院特色

(圖)網路機房網路機房

一、國內領先的無障礙學習技術與環境的開發

1、構建國際交流的聾人遠程教育平台。
2、與IBM合作開發語音識別技術,營造無障礙的學習環境。
3、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的建立,正在為盲人高等教育帶來新的機制。 4、自主開發盲人計算機考試輔助系統。

二、套用性教育實踐教學基地、院內實訓室和實驗室
1、模擬崗位需求的平面設計實訓室
2、職業資格證書聾人攝影實訓室
3、仿真試驗室建設初見成效

院外本科實習基地建設
1、北京聾兒康復實訓基地
2、宏村實踐教學基地
3、按摩實習醫院(鼓樓、朝陽、順義、市中區、宣 武等中醫院和北京市按摩醫院)
4、教學實習基地(6所特殊教育學校及幼稚園)
5、學科建設實習基地(10所特校和普校資源教室)

三、我院學生的群英榜
1、北京十大志願者-郝悅
2、特殊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者-王艷傑
3、國際知名的手語節目主持人-姜馨
4、考過英語六級的盲人學生華明,被國外大學錄取的研究生陳鵬(盲)和孫倩(聾)。
5、一群問鼎國內國際大賽的優秀運動員

師資概況

學院自建院以來,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針對學院自中師轉制師資隊伍學歷層次偏低的實際,採取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學院現有在編教職工146人,專任教師65人,其中高級職稱21人,碩士以上學歷23人。全體教職工以對特殊教育事業的熱愛,努力提高,積極進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人,北京市教委人才強教計畫項目創新團隊1個、拔尖創新人才1人、中青年骨幹3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1人,北京市優秀青年工程師1人,北京市師德先進2人,並有多人榮獲校級院級表彰,他們已成為學院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的骨幹。

學院設施

(圖)圖書館圖書館

圖書館

我院圖書館99年隨學院改制以來,在原一師資料室的基礎上,已初步發展成具有高校圖書館功能的基本框架。先後成立了采編部、流通部、技術部、館辦、閱覽部等職能部門,閱覽部下設期刊閱覽室、盲文閱覽室、綜合閱覽室(工具書、單本書、新書展示)和電子閱覽室。

占地600平方米,年進書量平均3000餘冊。現館藏中文圖書近7萬冊,外文圖書600餘冊,訂購期刊200餘種,報紙近50種,聲像資料3000餘種,盲文書刊1000餘冊。已基本實現計算機管理,為讀者提供借還、閱覽、網上檢索、電子圖書閱覽,為殘疾人大學生提供盲文複印、上網、有聲讀物等特色服務。周一至周日閱覽室為讀者提供全天開放式服務。

文獻室

文獻室隸屬科研處,負責特殊教育文獻的處理和向讀者提供諮詢檢索工作。自2000年成立以來,文獻室致力於特殊教育文獻檢索平台的建設。經過近6年的努力,現已初具規模,較全地收集了國內國外公開發行的以及尚未獲得刊號或內部發行的特殊教育刊物,為學院特殊教育學科-專業建設提供了文獻支撐;為學院了解國內外學科發展動態,確定自己的學科方向,為教師和研究人員的研究課題,為特殊教育及相關專業的學生的學習、畢業設計提供了寶貴的文獻資料,且已輻射到北京和全國特殊教育的高等院校和基層一線學校,為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教學成果

(圖)總控室總控室

評選優秀教學成果獎是學校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為更好地發揮教學研究對教學改革與發展的促進作用,也為學院培育和推薦校級和市級優秀教學成果做準備,學院開展了院級教學成果獎的評審工作。目前,學院獲得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獲得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第六次優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專著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共有校級精品教材3部。

第六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一金三銅
全國聾人籃球比賽中獲得二、三名的好成績
全國盲人門球比賽冠軍
全國聾人足球隊錦標賽冠軍
盲生鄭芳在第十九屆世界盲人運動會上獲得盲人60公斤級女子柔道第五名
聾生王海代表中國聾人參加世界聾人運動會的跳高、三級跳遠比賽,並取得前6名的好成績
2006年美國第二屆聾人運動會,徐捷兵代表中國代表團參加門球比賽獲得銀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