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有機化學導論

物理有機化學導論

《物理有機化學導論》具備以下特點:(1)內容新穎,能反應本門學科的前沿水平,不但科學性強,而且有較好的實用性;(2)限於學時數較少的情況,篇幅要少,內容要精,基礎理論要充實;(3)文字通順,說理清楚,思考與練習題穿插配合,附錄有各章習題參考答案及重要數據表,適合讀者自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物理有機化學導論

《物理有機化學導論》具備以下特點:(1)內容新穎,能反應本門學科的前沿水平,不但科學性強,而且有較好的實用性;(2)限於學時數較少的情況,篇幅要少,內容要精,基礎理論要充實;(3)文字通順,說理清楚,思考與練習題穿插配合,附錄有各章習題參考答案及重要數據表,適合讀者自學。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課程名稱及內容體系

1.1.1 課程名稱

1.1.2 內容體系

1.2 近代物理有機化學的進展

1.3 物理有機化學的重要意義及展望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有機化合物的電子結構理論

2.1 Lewis結構--電子配對法(電子對理論)

2.1.1 原子及其價電子的標誌

2.1.2 價層占有度與形式電荷

2.1.3 Lewis結構式的書寫程式及優勢結構

2.1.4 結構的幾何形狀

2.2 共振結構與結構共振論

2.2.1 經典共振論

2.2.2 結構共振論

2.3 芳香性結構

2.3.1 Htickel規則

2.3.2 IIackel理論的修正--複雜多環化合物芳香性的簡單判定方法

2.3.3 Frost圖形法

2.3.4 REPE指標

2.3.5 PM()判據

2.3.6反芳香性、非芳香性和同芳香性

思考與練習

第3章 有機化學中的立體化學

3.1 關於手性的概念

3.1.1 手性和對稱性

3.1.2 手性和鏇鏇光性

3.2 構型和構象的標記

3.2.1絕對構型標記

3.2.2相對構型標記

3.2.3 構象的標記

3.3 立體異構體的數目及推算

3.3.1 順反異構

3.3.2 鏇光異構

3.3.3 立體異構體總數的計算

3.4 不對稱合成

3.4.1 基本概念

3.4.2 以手性化合物作為起始反應的不對稱合成

3.4.3 以非手性化合物作為起始反應物的不對稱合成

3.4.4 催化不對稱合成

3.4.5 絕對不對稱合成

3.5 構象分析

3.5.1優勢構象

3.5.2 構象與化學反應活性

3.6 構型與構象的測定

3.6.1 化學、物理方法測定

3.6.2 鏇鏇光性測定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有機化學反應中的能量概念

4.1 自由能與有機化學反應

4.1.1 根據自由能的變化判斷反應的方向

4.1.2 根據自由能的變化估算反應的限度

4.1.3 根據自由能的變化比較化合物的熱力學穩定性

4.1.4 根據自由能的變化比較化合物的酸鹼性

4.2 活化自由能與有機化學反應

4.2.1 過渡態理論

4.2.2 Hammond假設

4.2.3 根據活化自由能來研究有機化學反應

4.3 有機化學反應的兩類控制

4.3.1 熱力學控制與動力學控制

4.3.2 影響兩類控制的因素

4.3.3 如何判斷反應所屬的控制類型及選擇反應條件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有機化學中的穩定性原理

5.1 基本概念

5.1.1 穩定性的概念

5.1.2 穩定性原理的概念

5.2 物質結構的穩定性分析

5.2.1 穩定的電子結構因素

5.2.2 不穩定因子數

5.2.3 穩定的立體結構因素

5.3 反應活性中間體的穩定性分析

5.3.1 碳正離子

5.3.2碳負離子

5.3.3 自由基

5.3.4 其它反應中間體

5.4 環狀過渡態的反應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有機反應動力學與反應機理

6.1 動力學方法與反應機理

6.1.1 動力學方程的建立

6.1.2 根據動力學研究,提出可能機理的幾個原則

6.1.3 絕對反應速率常數及活化熵的計算及套用

6.2動力學同位素效應與反應機理

6.2.1 一級同位素效應

6.2.2 二級同位素效應

6.2.3 溶劑同位素效應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與反應性能的定量規律

7.1 Hammett方程

7.1.1 Hammett方程的建立

7.1.2 取代基常數反應常數

7.1.3 Hammett方程的套用

7.1.4 Hammett方程的理論基礎

7.2 Hammett方程的推廣套用

7.2.1 間位及對位多元取代的苯衍生物

7.2.2 稠環芳烴衍生物

7.2.3 聯苯衍生物

7.2.4 雜環化合物

7.2.5脂環化合物

7.2.6 套用於自由基型反應

7.3 Taft方程

7.3.1 Taft方程的建立

7.3.2 取代基的誘導效應與共軛效應的區分1lO

7.4 Hammett-Brown方程

7.5 Grunwald-Winstein方程

7.6 Swain方程及其它

7.6.1 Swain方程

7.6.2 Swain-Scott方程

7.6.3 Edwards方程

7.6.4 自由基化學中自鏇離域取代基參數

7.7 Hammett方程在氣相中的套用

思考與練習

第8章 有機化學中的酸鹼理論

8.1 基本概念

8.1.1 Br6nsted質子理論

8.1.2 Lewis電子理論

8.1.3 Mulliken廣義酸鹼理論

8.2 酸度的測量--酸度函式

8.2.1 IIammett酸度函式

8.2.2 其它各種酸度函式

8.3 極強酸和極弱酸

8.3.1 極強酸

8.3.2 極弱酸

8.4 影響分子酸鹼強度的因素

8.4.1 結構因素

8.4.2 外因條件

8.5軟硬酸鹼理論概念及其套用

8.5.1 軟硬酸鹼的分類

8.5.2 軟硬酸鹼度的定性比較

8.5.3 軟硬酸鹼作用原理及其套用

8.6 軟硬酸鹼的定量標度

8.6.1 α/β標度與y值標度

8.6.2劉祁濤的鍵參數標度

8.6.3 戴安邦的勢標度

8.6.4 Pearson的絕對標度

思考與練習

第9章 有機化學中的溶劑效應

9.1 溶劑的分類、重要屬性及其量度方法

9.1.1 溶劑的分類

9.1.2 溶劑的重要屬性

9.1.3 溶劑極性的量度方法

第10章 碳正離子的反應

第11章 碳負離子的反應

第12章 自由基的反應

第13章 其它活性中間體的反應

第14章 有機光化學反應簡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