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師範學院西語學院

牡丹江師範學院西語學院

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翻譯理論、語言教學。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英語教學法研究 教學內容:Part

學院簡介

現有在校學生2662名,教師總人數為6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9人,講師26人,助講及青年教師38人;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者40人,出國留學訪問人員2人,英語外教5人。英語教育系現承擔著2006級大學英語和英語教育專業的教學工作,下設4個教研室。
英語教育

學校辦公樓學校辦公樓
系教師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是一支既精於教學又勤於科研的師資隊伍。目前承擔了國家級科研項目一項、省級科研項目6項。全系 教師同心協力,用智慧和熱情在教學科研和教學實踐活動等各方面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好成績。
在教學上,英語教育系以培養專業基本功紮實,適應性強,具有較高水平的中國小英語教師為目標,重點抓好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基本素質,同時針對師範生的特點,加強了實踐課程的教學,並給學生提供大量實習基地和教育教學基地,為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良好園地,使他們能較快適應畢業後的教學工作。英語教育系學科專業建設發展突飛猛進,2007年英語教育專業被評為省級重點專業,基礎英語II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目前,在全體專業教師積極努力 下,爭取在2008年成功獲得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
西語系活動西語系活動
除了專業學習之外,英語教育系還非常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很多獨具特色的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角、英語從師技能大賽、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故事會、模擬課堂、英語戲劇社、校外社會實踐小組等,都收到了很好的反響,在全院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第二課堂活動使我系學生的英語語言套用能力、教學能力、實踐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為英語教育系的品牌活動.
歷年來,英語教育係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歷屆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其中2005屆畢業生唐加森獲得全國蒲公英杯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2004屆優秀畢業生孫美玲北京市第十四中學破格錄用。到目前為止,外語系英語教育專業已經有畢業生1300名,其中,有 一批學生分別考上北京語言大學、北京航空大學、西南師大、遼寧師大、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工程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校的研究生;有百餘名學生進入黑龍江科技學院、長春師範學院、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牡丹江醫學院等 高校工作,為黑龍江省的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學院領導

西語系主任

主任主任
廖春紅,女,滿族, 1967 年 3 月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現任牡丹江師範學院西語系主任,教授,碩士學歷。1991 年畢業於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外語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4 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獲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7-8月英國愛丁堡大學培訓,2008年澳大利亞悉尼工業大學培訓。近年來共發表教學科研論文20餘篇,主持國家教育部項目一項,省級項目三項,獲黑龍江省教學優質獎二項。
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翻譯理論、語言教學。
講授的課程:英漢翻譯理論及實踐;漢英翻譯理論及實踐;英語語言學;英語辭彙學;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英語泛讀;英語寫作;英美概況;英語論文寫作指導等 。西語系書記
書記書記
何建新,1971年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副教授。1996年7月畢業於牡丹江師範學院體育系體育教育專業,同時留校工作,2008年12月獲法學碩士學位。曾任體育系輔導員、黨委組織部正科級幹事、黨委副處級組織員、黨委組織部副部長、英語教育系黨總支負責人等職,2009年11月任西語系黨總支書記。
獲獎情況:1998、2000、2001、2002、2003、2004年六次院優秀共產黨員;1997、2005年兩次院管理育人先進個人;2001年院先進工作者;2002年市優秀團幹部;2006年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 2006年院文明職工;2007年市組織部門調研工作先進個人;2008年院模範黨務工作者。發表論文10餘篇,參編書一部,獲省教學成果二等獎一次。
西語系教學副主任
教學副主任教學副主任
趙祥鳳,女,漢族,1970年4月2日出生,現任牡丹江師範學院西語系教學副主任。1994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英語教育系,獲學士學位。1994年9月畢業到牡丹江師範學院外語系擔任英語教師。2003年就讀於哈爾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於2006年獲碩士學位。1999年晉升為講師職稱,2004年晉升為副教授,2009年晉升教授職稱。2007年擔任英語教育系(現西語系)教學副主任。 共發表國家級論文1篇、全國中文核心論文4篇,省級科研論文18篇,主編教材兩部,主持省級科研立項兩項,參與國家級項目1項,主持院級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2項,2006-2007學年獲牡丹江師範學院教學優質獎,2007-2008學年被評為牡丹江師範學院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008-2009學年獲得牡丹江師範學院優秀教師稱號。2008-2009年,獲黑龍江省教育廳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英語教學法研究
講授的課程:英語語法,英國文學史及選讀美國文學史及選讀,基礎英語,英語泛讀, 西方古典文論, 英語短篇小說, 英美概況,英漢翻譯,大學英語等。
西語系科研副主任
科研副主任科研副主任
王霞,女,漢族,1977年7月20日出生,中共黨員,現任牡丹江師範學院西語系副主任。2000年畢業於牡丹江師範學院外語系,獲學士學位,並留任外語系擔任英語教師。2003年擔任外語系英語師範專業2003級教研室主任。2005年晉升為講師職稱。2008年就讀於哈爾濱師範大學西語學院。共發表了7篇省級科研論文,參與省級立項1項,主持校級教學改革立項1項,參與校及立項2項。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講授的課程:英國文學,基礎英語,英語泛讀,英語簡易原著閱讀,中學英語教材分析,英語教學法。西語系行政副主任
行政副主任行政副主任
朱春旺,男,漢族,1974年4月生人,中共黨員,副教授。1997年7月畢業於牡丹江師範學院體育系並留校任教,2003年10月任教務處教務科副科長,2006年4月任教務處教務科科長,2009年11月任西語系行政副主任。西語系辦公室副主任

魏穎,女,漢族,1981年5月生,現任牡丹江師範學院 西語系辦公室副主任 ,助理研究員。2004年7月畢業於牡丹江師範學院外語系英語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留校擔任牡丹江師範學院外語系教學秘書。在2005-2006學年度被評為管理育人先進個人。

西語系輔導員

朱柏學,男,漢族,1982年1月生,現任牡丹江師範學院西語系2007級副科級輔導員,講師。2004年畢業於牡丹江師範學院外語系英語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留校擔任牡丹江師範學院外語系輔導員。 在2004-2005學年度、2006-2007學年度評為管理育人先進個人。2006年被授予“院級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李鴻嘉,女,漢族,1982年9月生,現任牡丹江師範學院西語系2006級輔導員,2007年6月畢業於黑龍江大學外國哲學專業,獲得哲學碩士學位。
劉佳男,男,漢族,1980年9月生,現任牡丹江師範學院西語系2009級輔導員,2008年畢業於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歷史文獻學專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魏軼男,女,漢族,1982年7月生,現任牡丹江師範學院西語系2008級輔導員。2008年6月畢業於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獲得哲學碩士學位。
鄭重,女,漢族,1982年生,現任牡丹江師範學院西語系教學秘書,2007年7月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關智,女,滿族,1984年生,現任牡丹江師範學院西語系教學秘書,2008年6月畢業於牡丹江師範學院英語教育專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英語(師範)專業

一、英語(師範)專業概況
1995年黑龍江省教育委員會批准牡丹江師範學院英語專業升為本科,1996年正式招生。此前的外語教研室已經從 1985年開始培養了10屆英語專科生。截止現在,英語專業本科已經有十屆畢業生,畢業人數為2000多名。目前英語專業在籍學生數為2932人,教師總人數為45人。下設基礎教研室和專業教研室教研室,負責英語專業和國小英語教育專業的教學任務。幾年來,我們抓住了高校擴招的大好機遇,迅速發展起來,在教學、科研、學團和黨建工作不斷加強建設,形成了“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的良好系風,為學院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貢獻。多次被授予省、市、院先進黨組織,黑龍江省學生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二、英語(師範)專業發展成果
本專業建立以來,一直堅持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方向,制定了符合專業建設規劃和外語教學規律的教學大綱。在課程設定、教學資源配備、學生培養目標和規格、教材選用等方面堅持不偏離規劃和建設目標。本專業傳統的課程,如基礎英語、英語泛讀、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語法、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語言學、英國文學史及選讀、美國文學史及選讀、英美概況、中英文化習俗比較等現在都非常成熟,形成了自己的傳統。2007年英語教育專業被評為省級重點專業,基礎英語II被評為省級精品課,2009年被評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全體專業教師積極努力,爭取近期獲得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
1、學科建設
今年來精心培育了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群,一是英語文學;英語語言學和套用語言學;美國教育研究,具有與學科相匹配的多學科融合的優勢。學科帶頭人梁中賢教授、博士,不僅個人學術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同時加強本學科建設,帶動了一批優良的學科隊伍,有望近年成功獲得外國語言文學碩士點。
2、師資隊伍
本專業目前擁有一支較好的教師隊伍,專任教師的年齡、學歷、學位、學緣、職稱、專業方向分布合理,發展趨勢良好。從年齡分布上看,專任教師中,中、青年教師占全部專任教師的絕大多數,並逐漸成為骨幹力量。從學歷層次上看,在45名專任教師中有18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從學緣分布上看,有80%的教師曾在其他院校獲得學位。從職稱分布上看,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13%,中級職稱教師占57%。從專業方向上看,大多數專任教師擁有語言學或文學方向的碩士學位,部分教師有相關專業方向的學位或進修經歷。
我們通過各種途徑開展教育思想討論,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學習教育理論的熱情,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師專業化水平。
一是對教師進行在崗培訓。這是我們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即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經驗,增長才幹。每年對新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對他們進行系史、規章制度的學習指導、試講訓練,使青年教師儘快進入教學工作狀態。每個青年教師都要承擔一年教學秘書和輔導員及班主任工作,提高他們教學管理能力。給青年教師配備導師,實行“一幫一”制度,使青年教師業務素質在老教師培養下不斷提高。
二是開展了“做學生喜歡的教師”活動。這項活動能夠改善師生關係,使青年教師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狀況和心理健康,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更加融洽、和諧。定期組織課堂教學反饋,了解青年教師的教學情況和教學質量,並且及時把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教師,使他們儘快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三是積極鼓勵教師考取碩士博士研究生。在全系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師們在完成大量的教學任務同時,努力鑽研業務,提高自身素質。考碩考博已經在教師中形成風氣,教師的碩博比例不斷提高。
四是努力營造科研氛圍。外語系制定了詳細的科研獎勵辦法,對於不同層次科研成果給予不同的獎勵。系主任親自指導和帶領教師搞科研,儘量為有科研能力和科研潛力的教師創造優越條件,減少課時量,使有時間搞科研。選派教師出去參加高級別的學術會議和相關研討會,開闊思路,增長見識,同時積極向相關刊物和出版社推薦科研成果。系裡利用自籌資金支持鼓勵教師在高級別刊物上發表文章,同時向學院爭取資金對教師搞科學研究給予更大支持。
五是選送骨幹教師參加國內外外語會議或國家級的業務培訓。通過參加各種形式會議和培訓,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每年選派教師達10多人次去國內外高校進修深造或召開學術會議,其中梁中賢教授曾多次赴澳大利亞訪學;廖春紅教授被派往英國愛丁堡大學和澳大利亞悉尼工業大學培訓。
六是聘請知名專家學者來系講學。促進教師的知識更新,我們先後聘請了國內外專家20餘人,舉辦學術報告30多場次。與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聯合,每年都有美國專家來我院講學指導工作。
3、課程建設
2007年本專業的主幹課程“基礎英語II”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進一步帶動了課程建設和專業發展。主持人為梁中賢教授博士。
本專業近三年來為了進一步落實全國英語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對部分課程的設定進行了調整, 突出主幹課程的地位,保證基礎課程的課時飽滿,同時確保專業課程全面開設,重視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的傳授,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打下紮實的語言功底,拓寬學生的視野。
注重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最佳化課程體系。繼續按學分制的要求精心修訂《2005級人才培養方案》、《2006級人才培養方案》和《2007級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指導思想是使新的人才培養目標能夠達到知識、能力、素質相互協調和統一,充分體現出英語學科的最新特點。在課程設定上,充分體現多課少時,增加課程容量和知識含量的特點;在模組設計上,在充分體現專業方向特長的基礎上,增加選修課門類,在高年級的選修課上體現出分流式的學科群課程。在學科設計上,以英語語言文學為主,重點體現學科交叉,為培養複合型的人才服務。在教學內容上突出師範性,加強學生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注重學生的過程學習,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從師技能。在課程考核形式上實行改革,將一些課程設為考查棵,減少期末考試科目的總數,在基礎課考試中增加口試,強化學生的口語學習效果。在加強專業建設的同時,根據教育部對高等院校大學外語改革的要求,我們從2005級開始對大學英語進行改革。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對英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評估方式進行了改革。在教學中堅持分級教學分類指導和目標管理的原則。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更加明確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體現個性差異、內容豐富多彩的的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
4、教材建設
課程建設的先導是教材建設,所以我們一直注重本專業的教材建設。近年來,本專業對教材建設工作極為重視,明確了教材建設的任務、原則、措施和程式。學院建立了科學的教材選用管理辦法,明確了教材選用的基本原則、教材選用和評估的具體程式。在教材選用方面,鼓勵教師使用面向21世紀教材,“九五”和“十五”國家重點建設教材、優秀外國原版教材以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所選教材內容先進,均為獲獎教材或高校指定教材。必修課教材配備率=100%,選修課教材配備率80%以上。如“基礎英語”課程選用過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楊立民主編的《現代大學英語》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兆熊主編的《綜合教程》。英語泛讀課使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版教材《大學英語創意口語》和《大學英語創意閱讀》。在“基礎英語”課程方面,進行了教材使用的改革,同時採用兩套教材,一套供課堂上教師指導下的學習之用,另一套供學生在課後自學,考試時兩套教材的內容都考,體現了講一練二考三的原則。第三,在選修課上大膽使用高質量的自編教材,如英美概況、英美文學史及作品選讀、英美短篇小說賞析等。為了適應大學本科擴招後學源層次的變化,我們對教材進行相應的更新,近5年內先後對基礎英語、英語視聽說、英語寫作、英美概況等課程的教材進行了更新。
5、科研成果
近三年來本專業教師共出版學術著作1部,教材12部,共發表學術論文208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文章48篇,論文涵蓋教學研究、教學成果和學術研究等內容。本專業不斷加大科研立項的投入,教師的科研立項意識逐年提高。現主持或參與國家級項目1項,主持省級項目17項、校級項目18項,按期高質量地完成了任務,得到了專家們的好評。本專業教師共獲得省級獎勵2項、院級獎勵11項,其中黑龍江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2006年暑期我們與黑龍江大學聯合主辦了東北地區第十二屆英語教學年會。
6、教學基礎條件
我專業共有教學儀器設備價值達370萬元。多媒體語言實驗室10套,共773個座位;其中兩套168座位的語言實驗室,設備先進,堪稱省內一流,專門供學生網上學習。多功能視聽室2套,共160個座位。
系資料室現有圖書總量4197種,7643冊。其中,中文專業圖書7203冊,英文專業圖276種,書440冊。
系資料室現有供學生閱讀的與本學科相關的國內期刊109種,705冊。外文原版期刊47種,82冊。能夠滿足本科生學習和進行科學研究、撰寫論文的需要。
這些學術資料體現了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學術研究與教學的前沿信息,能很好地為英語學科科研與教學提供了諮詢服務,使本專業的教師在教學與科研活動中始終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到其他院校、其他國家在相關方面的發展動態。全部圖書資料可供本專業師生使用,為師生了解、掌握、使用國內外最新科研信息提供了便利,能夠滿足本專業教學、科研的需要。
為適應現代化網路建設的需要,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學校分別在綜合樓3、4層建有1006人同時上網的計算機機房,可為大學外語網路授課使用,大大增加了學生上網查閱資料、更多地獲取學校網路課程服務的機會。同時,英語教育系還為教師建立了外語音像資源庫。此資源庫中全部為原聲外語類資源,如供英語專業學生使用的各等級的聽力材料,供英語專業學生觀看的大量原聲電影等,這些資源既方便了教師的授課,又為提高本專業學生的聽說能力提供了鮮活資源。
7、畢業論文和教育實習
本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主要以英語語言、文學和文化為研究方向,論文題目主要涉及語言學、英美文學、比較文學、跨文化交際、教學法、翻譯等方面。學生在寫作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選題、提綱寫作和資料查詢。
近三年的優秀畢業論文體現了本專業學生具有良好的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綜合實踐能力。論文寫作所圍繞的不同課題反映了新時代大學生的科研興趣、所關注的焦點,以及他們對英語語言的基本運用能力。學生對所研究課題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調查研究與分析。論文合乎畢業論文的撰寫規範,結構清晰,邏輯嚴謹,論證充分,大多數論文語言流暢,語言運用比較自如。論文達到本科專業教學大綱對論文的要求,質量較高。
實習基地的建設情況良好。一是市內的各中學都是我們的實習基地,目前共有實習基地69所,能夠滿足在校學生的實習需要。我們可以互通有無,邀請中學優秀教師來系做中學課改的報告,使大學生了解中學英語的教學現狀,學生們在見習期間可以聽中學教師的英語課,學習中學的教學方法。二是實習期間可以使所有的實習生都能到實習基地上課,把在學校所學的教學法理論套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在實踐中摸索經驗,完善自己,使自己儘快成為成熟的教師,為將來做一個合格的中學教師做充分的準備。
8、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
本專業十分重視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鼓勵學生參加各項科研活動和英語競賽活動。近年來在全國從師技能大賽獲獎10多人次。2002級學生唐加森獲得全國蒲公英杯英語演講大賽二等獎。由於學生參與了教學科研立項,加快了結項的進程,有的學生論文能夠在國家期刊上得以發表,我系學生的論文現已經公開發表了10多篇。
現有畢業生1000多名,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前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達到了100%。畢業生中98%進入了教育領域,其中40%進入了高校工作,如黑龍江科技學院,哈爾濱理工大學,長春師範學院,燕山大學秦皇島分校等;很多學生進入了省級重點中學工作,如黑龍江省重點中學哈爾濱第一中學,天津市重點中學天津市第四中學,北京第十四中學,其餘2%從事其它職業(參軍、外企);由於畢業生質量優異,受到用人單位如哈爾濱一中、燕山大學秦皇島分校的廣泛讚譽,帶動了很多院校爭先恐後地來我系搶要英語專業畢業生。後四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達到90%以上,其中80%到省內高中、國中就業,有一部分到江浙一帶的縣級市中學工作,也有在上海這樣的中心城市的國中、國小就業。畢業生對我專業的教學工作是認可的,他們一致反映:一是基礎階段打得比較紮實,學生的基本功過硬,語音、語調純正地道,今後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二是學生的從師素質高,甚至勝過一些重點大學。
三、英語專業特色
1、教學改革特色與優勢:
(1)針對高等教育擴招後生源複雜情況,英語專業實行了分層次教學改革,對不同層次學生採取不同的授課內容和不同授課方法,真正地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2)每年新生入校後都舉辦“語音攻關月”活動,糾正學生的發音,解決學生的語音語調問題;
(3)彙編了《外語課程考試題型大全》,確定了各門課程考試題型,加大了主觀題比重,解決了考察學生能力以及教師對學生評價的標準問題;考試題型確定直接影響了教師授課內容和授課方法的改革。
(4)制訂並發布了“外語系關於對基礎外語課程考試形式進行改革的通知”,對基礎英語課程的學分進行了改革,實行結構學分。從每學期的基礎英語的學分中拿出1學分用於學生的口試,使筆試學分和口試學分共同構成本門課程的完整學分。其口試實行過程性測驗,每學期進行三次測驗;解決的是學生的過程性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變終結性學習為過程性學習。
(5)編輯印製了《英語專業18篇經典背誦文選》,內容主要取自於所學課本中的經典文章,這樣就解決了基礎英語課程口試的材料問題。為了使基礎英語口語考試規範化、制度化,我們制訂了外語系經典文選背誦評分標準,解決了本課程口試質量評價標準問題。此項教學改革獲得黑龍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6)配合課堂教學開展了如“英語戲劇社”、“語音訓練”、“英語散文詩社”等專業第二課堂活動,解決的是第一課堂知識的實踐和延伸的問題,同時提高學生專業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7)每年的五月份定為英語從師技能活動月,開展豐富多彩的從師技能活動,如雙語演講比賽,雙語板書比賽,雙語故事會,英語課件製作比賽,班主任技能比賽,綜合知識比賽等,創造機會,展示學生才華,成為學生畢業前的一次大練兵。
2、師範特色的人才培養:從師技能和專業第二課堂活動
英語教育專業的特色就是學生將來的從教能力過硬,勝任中學教師的工作,所以我們在學生一入學時就注重從師技能的培養。首先,訓練英語語音、語調,側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和背誦;第二,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英語演講、口語、朗讀、聽力大賽,評出一、二、三等獎,鼓勵和推薦學生參加省級以上的英語演講大賽,如2002級的學生唐加森獲得市、省、國家級的英語演講大賽一等獎;第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將課內的基本功訓練延伸到課外活動中去,外語系共開展了16個專業社團,每周一次活動;第四,結合教學法課認真進行了實習前的見習活動和嚴格的微格教學,每名學生至少逐個進行2—3輪微格教學,為實習做好充分的準備。第五,為了強化從師技能訓練,每年舉辦一次“從師技能活動月”,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各種形式的從師技能比賽,聘請中學優秀教師來我系做報告,實地指導,全面練就學生的從師技能,為將來做一名合格的中學教師奠定堅實基礎。每年的聖誕晚會就是英語專業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3、加強規章制度建設:
(1)本專業的管理制度健全,確定了教學的中心地位。我們先後制訂了《教師管理條例》、《教學工作管理條例》、《科研成果獎勵辦法》等十幾項規章制度,對教風和學風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保證了教師在教學方面的精力投入,教學常規工作得以科學、規範、有序地進行。
(2)出台了《外語系教學管理業績量化考核暫行辦法》。就是把教師的教學環節量化成一定的分值,實行績效統一,按勞取酬,這一制度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教研室主任全程跟蹤教師的各項教學工作,對不同職稱的教師提出了不同的考核目標,使英語專業的教學管理實現了規範化。
(3)我們還實行了教學管理權下移教研室的做法。近幾年來外語系的規模不斷擴大,只靠主任或教學主任抓管理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調動了教研室主任參與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學檢查工作,經過鍛鍊,他們已經能夠獨立地開展工作,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如四級輔導、學生的各種專業大賽、課外活動等在他們的組織下,進行的井井有條,成效顯著。
(4)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變學生的應試學習為過程學習,外語系對基礎課程的考試進行了改革,將口語考試成績納入總學分考試的內容是背誦經典文章。口語考試分為期初、期中和期末三次進行,累計構成總分。這樣學生就會不間斷地進行口語練習,變終結性考試形式為過程性考試,收效顯著。為使考試更加科學化、制度化,我們精選了18篇經典背誦文章,並且編輯成冊,並灌制了磁帶,發給學生。為了規範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我們匯總形成了一本“外語課程考試題型大全”,對全部的外語專業課程考試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今後將作為外語系的指導性檔案貫徹下去。
(5)面對與過去完全不同參差不齊的群體,為了協助輔導員更好地做好學生工作,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英語教育繫於2007年10月開始實行《學生管理導師制、導生制》。主要做法是以班級為單位為低年級學生配備指導教師和指導學生,協助輔導員加強對學生的全面管理,使教書育人相互協調形成一體。

英 語 教 育 專 業 課 程

基礎英語

Integrated English 學時:336 學分:16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系統的英語語音、語法、辭彙、篇章結構等知識,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的訓練,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他們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理解能力。
主要內容:課文、單詞、句型轉換練習、口語訓練、辭彙和語法練習、改錯、聽寫、寫作、語法知識、語音。
使用教材:《現代大學英語教程》楊立民 主編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參考書目:《English Book 》 黃源深 主編 上海譯文出版社

高級英語

Advanced English 學時:128 學分:6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查找有關參考書,並使學生自己動手寫注釋、做筆記。培養學生分析欣賞寫作技巧的能力。學生還應該注意文章的結構、語言的特點以及各種寫作技巧的運用。
教學內容:精讀分析課文,內容問答,辭彙,構詞法,修辭手法,為課文寫注釋,課文寫作技巧分析,寫作練習
使用教材:《高級英語》張漢熙主編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參考教材:待定 。

英語寫作

English Writing 學時:92 學分:3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英語寫作能力,包括寫提綱、文章摘要、套用文、說明文、議論文和一般題材的短文,初步了解研究文章的寫作方法,達到條理清晰、語言準確、得體。
教學內容:Part One: manuscript Form
Part Two: Diction
Part Three: The Sentence
Part Four: The Paragraph
使用教材:《英語寫作手冊》丁往道 編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參考教材:待定。

英語泛讀

English Extensive Reading 學時:60 學分:3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深化學生所學語言知識,擴大辭彙量,提高閱讀速度,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和廣泛的閱讀興趣,加深對英語對象國家的了解,擴展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社會文化知識,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理解、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及文學欣賞能力。
教學內容:傳授閱讀理論和技巧,並配以大量實踐。介紹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信息。
使用教材:《新編英語泛讀教程》(一、二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參考教材:《英語閱讀技巧與實踐劉學明 編?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簡易原著閱讀

English Works Reading 學時:64 學分:3 教學目的:通過閱讀簡易原著,加深對英語對象國家的了解,擴展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社會文化知識,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理解、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及文學欣賞能力。
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閱讀各種英語簡易原著.
使用教材:各種簡易原著讀本。
參考教材:《新編英語泛讀教程》(三、四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英語語音實踐

English Phonetic Practice 學時:56?學分:3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幫助學生將分散學習的語音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其能系統地了解英語語音的基本知識及基本理論,能夠指導自己英語語音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語音水平,培養學生辨音、正音及朗讀能力。
教學內容:本門課程講授什麼是英語語音及其重要性、學習方法,共分三部分內容:節奏、語調和發音。
使用教材:《英語語音學》孟憲忠 編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參考書目:《美國英語套用語音學》桂燦昆 編
《英語語調的結構與功能》陳文達

英語口語

English Speaking 學時:92 學分:3 先修課程:英語語音。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和交際能力,使學生能就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進行恰當的交談,能對所聽讀的材料和熟悉的題材進行英語對話和連貫發音。
教學內容:英語日常用語,英語對話,情景對話和回答問題。
使用教材:《英語初級口語》吳禎福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社
《英語中級口語》吳禎福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參考書目:待定。

英語視聽說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學時:32 學分:2 教學目的:利用音像環境所提供的主動的英語語境,訓練聽說,分析英語教學電影或經典藝術影片,長短片結合,在聽說訓練的同時,了解英語國家文化、風土人情,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教學內容:英美一些名片
使用教材:《英語視聽說教程》吳青 編著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參考教材:待定

中英文化習俗比較

學時:28 學分:1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ustoms
教學目的:通過對歐洲文化,特別是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內容的簡介,使學生認識到文化與語言是密不可分的,為學生以後進一步掌握西方文化打下基礎。
教學內容:英美社會習俗,風土人情,各種節日,聖經故事和傳說。
使用教材:《中英(英語國家)文化習俗比較》胡文仲 主編?杜學增 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參考教材:《文化的力量》李小兵 主編?團結出版社

英語聽力

English Listening 學時:80 學分:3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系統地訓練和培養學生聽的能力。通過組織學生收聽大量精選的各類題材與體裁的有聲材料,培養學生聽英語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內容:第一學期重點培養學生的聽寫能力,第二學期培養聽力能力,第三學期聽BBC 和VOA 的原聲新聞,第四學期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使用教材:《英語初級聽力》何其莘 王敏 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英語中級聽力》 何其莘 王敏 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參考教材:《美國之音》朱文華 編?西安外語音像教材出版社

英語語法

English Grammmar 學時:60 學分:3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比較系統、完整的英語語法體系,能運用語法規則指導語言實踐,判斷、改正語言錯誤,提高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主要內容:句子結構、主謂一致、名詞、限定詞、代詞、時態、語態、虛擬式、助動詞、不定式、-ing 分詞、-ed分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陳述句、疑問句、並列結構、從屬結構、條件句、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
使用教材:《新編英語語法教程》(第二版)張振邦 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9
《通用英語語法》張振邦 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參考教材:《實用英語語法》張道真 編?商務印書館

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

學時:32 學分:2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英漢翻譯的基本理論技巧、原則標準和方法,以及兩種語言的轉換關係,著重翻譯實踐的訓練,為繁榮我國的翻譯事業和翻譯教學打下基礎。
主要內容:英漢兩種語言的對比,定語的翻譯,詞類轉譯法,增詞法,減詞法,重複法,被動語態的譯法,長句的譯法,習語的譯法,狀語從句的譯法,名詞從句的譯法。
使用教材:《英漢翻譯教程》張培基 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漢英翻譯教程》 張培基 喻方根 編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參考教材:《英漢翻譯基礎》古今明 主編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漢英翻譯基礎》?陳宏薇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英美概況

學時:32 學分:2 Outline of English Countries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掌握英語對象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為熟練地掌握英語和學習英美文學打下基礎,同時提高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分析、鑑賞能力,批判地吸收有益的知識。
主要內容:英美兩國地理、歷史、文化、社會生活、政治與政黨。
使用教材:《英美概況》?張奎武 編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參考教材:《英美概論》來安方 編?河南教育出版社

英國文學史及選讀

學時:64 學分:4 English Literature History and Reading?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英國的發展史,各時期的主要作家及代表作、文學流派、寫作風格及技巧,為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和今後的英語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主要內容:English Drama
English Romantic Poetry
English Realistic Novels
使用教材:《英國文學簡史劉炳善 編?河南人民出版社
英國文學選讀`》 楊豈琛主編 上海譯文出版社
參考教材: “Modern English Brief Introduction”

美國文學史及選讀

學時:64 學分:4 America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Reading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美國的發展史,各時期的主要作家及代表作、文學流派、寫作風格及技巧,為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和今後的英語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主要內容: Romantic Period in American Literature
Realistic Novels
modernism
Drama
使用教材:《美國文學簡史常耀信著?南開大學出版社
美國文學選讀》楊豈琛 主編上海譯文出版社
參考教材:《英美現實主義概論》?李維屏

英語語言學

學時:32 學分:2 English Linguistics
教學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系統地掌握語言學的基本理論,語言的本質。培養學生細緻觀察語言,分析歸納,推理驗證等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具備語言學的基本理論水平和語言實踐能力,為進一步進行語言學教學和從事語言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主要內容:音位理論,詞義、辭彙的構成,語法結構,文字演變,語言的起源及語言研究方法。
使用教材:《語言學教程》胡壯麟等 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參考教材:1、《英語辭彙學精要問答與考試指南》 侯國金 編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現代語言學》 何兆熊 編 外研社

西語系學科隊伍和主要研究方向規劃

西語系學科隊伍和主要研究方向規劃
學科1、(一級學科)0502 外國語言文學
學科帶頭人:
方向1:(可以是二級學科或更細分支)050201 英語語言文學
學科帶頭人:

序號 姓 名 職稱 學 歷 學 位 出生年月 主要研究方向
1 成 員 廖春紅 教授 研究生 碩士 1967年3月 語言學
2 成 員 趙祥鳳 教授 研究生 碩士 1970年4月 文學
3 成 員 寧 雙 講師 研究生 碩士 1971年9月 翻譯
4 成 員 王 蕊 講師 大本 學士 1978年6月 翻譯
5 成 員 王樹傑 助教 研究生 碩士 1981年8月 翻譯
6 成 員 張 玲 講師 大本 學士 1980年2月 翻譯
7 成 員 張麗萍 講師 研究生 碩士 1978年11月 翻譯
8 成 員 張淑珍 副教授 大本 學士 1965年3月 翻譯
9 成 員 蔡婧 助教 研究生 碩士 1982年7月 文學
10 成 員 丁 威 助教 研究生 碩士 1980年8月 文學
11 成 員 李艷梅 講師 大本 學士 1977年1月 文學
12 成 員 林會麗 講師 大本 學士 1979年9月 文學
13 成 員 劉艷輝 講師 大本 學士 1978年5月 文學
14 成 員 宋洪雷 講師 大本 學士 1979年10月 文學
15 成 員 騰超 助教 研究生 碩士 1982年2月 文學
16 成 員 王 丹 講師 大本 學士 1978年5月 文學
17 成 員 王 霞 講師 大本 學士 1977年7月 文學
18 成 員 王春艷 助教 研究生 碩士 1982年8月 文學
19 成 員 楊 敏 助教 大本 學士 1981年11月 文學
20 成 員 楊林娜 講師 大本 學士 1980年4月 文學
21 成 員 張榮升 助教 研究生 碩士 1979年2月 文學
22 成 員 崔艷 助教 大本 碩士 1982年3月 語言學
23 成 員 董麗麗 助教 大本 學士 1981年12月 語言學
24 成 員 馮慧山 副教授 大學 1951年11月 語言學
25 成 員 賈延 講師 大本 學士 1977年7月 語言學
26 成 員 梁新亮 講師 研究生 碩士 1976年11月 語言學
27 成 員 劉鳳惠 助教 大本 學士 1982年5月 語言學
28 成 員 榮楠楠 助教 研究生 碩士 1979年3月 語言學
29 成 員 史 蕊 講師 研究生 碩士 1981年9月 語言學
30 成 員 王 雪 講師 研究生 碩士 1982年1月 語言學
31 成 員 徐興嶺 助教 研究生 碩士 1976年12月 語言學
32 成 員 姚振梅 助教 大本 學士 1981年4月 語言學
33 成 員 於一鳴 講師 大本 學士 1980年4月 語言學
34 成 員 張 揚 助教 大本 學士 1981年12月 語言學
35 成 員 趙麗霞 助教 研究生 碩士 1980年6月 語言學
36 成 員 趙 娜 講師 研究生 碩士 1982年5月 語言學
37 成 員 趙天民 講師 大本 學士 1980年5月 語言學
38 成 員 安文鳳 助教 研究生 碩士 1983年5月 語言學

方向2:(可以是二級學科或更細分支)050211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學科帶頭人:
序號 姓 名 職稱 學 歷 學 位 出生年月 主要研究方向
1 成 員 廖春紅 教授 研究生 碩士 1967年3月 教師教育
2 成 員 付曉帆 講師 大本 學士 1981年2月 教師教育
3 成 員 郭 霞 中學一級教師 大本 碩士 1977年1月 教師教育
4 成 員 賈丹寧 副教授 大本 學士 1965年2月 教師教育
5 成 員 孔令琳 講師 大本 學士 1980年2月 教師教育
6 成 員 李 紅 中學高級教師 大本 學士 1970年11月 教師教育
7 成 員 李樹江 講師 大本 學士 1975年11月 教師教育
8 成 員 王 姝 講師 大本 學士 1981年6月 教師教育
9 成 員 趙一奇 助教 大本 學士 1981年12月 教師教育
10 成 員 安文鳳 助教 研究生 碩士 1983年5月 教師教育

西語系科研成果年度獎勵辦法

一、獎勵對象

在我系工作的教職工(包括離退休人員)獨立完成的論文,專著、辭書及重要的學術名著或文學名著的首譯本等均可作為科研成果參評或獲獎。

二、獎勵標準

1、 未獲各類項目經費者:
(1)在省級以上有國際刊號(ISSN),國內刑號(CN),書號(ISBN)或學術刊物(或報紙學術版)上發表的論文,可獲600元的獎勵,在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者獎勵400元,學院300元,合著100元。
(2) 專著、辭書及重要學術名著和文學名著的首譯本等正式出版後,可獲3000元的獎勵,主編2000元,副主編1000元。
2、 已獲校級以上項目經費(包括校級)者享受上述兩項獎的50%。。
3、 在校級獲獎而直接獲得省級以上(含省級)獎勵的科研成果,系內獎勵500元。
4、為提高牡丹江師範學院英語教育系的知名度,凡是以“牡丹江師範學院英語教育系”某某教授、副教授、講師等作者發表的論文、出版的專著、譯著、編著教材,辭書等,另發50元獎金。

三、試行科研成果記分、獎勵優秀科研工作者

全系每年獎勵國際國內學術刊物(包括報紙學術版)上發表的論文累計得分最高者1-3名,一等獎500元,二等獎300元,三等獎100元。具體辦法如下:
1、 在省級以上(含省級)有國際或國內刊號書號的學術刊物(或報紙的學術版)上發表的論文(報紙1500字以上,雜誌3000字以上),每篇記3分,逐篇累加,以當年發表的為準。
2、專著、辭書、重要學術名著或文學名著的首譯本,每萬字記3分,有多少計算多少;第一主編自己撰寫部分同樣記分,另外,全書每10萬字加4分。
四、 獎勵申請辦法
1、每年11月份,作者憑論文複印件兩份(其中一份為雜誌封面頁和目錄頁),專著、辭書、譯著等兩本,獲獎證書複印件及獎金憑據、到所在教研室登記辦理,報系科研付主任處。
2、申請年度優秀科研工作者,各教研室先申請總分前三名,由務會議匯總評出全系的獲獎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