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彝良縣]

牛街為彝良縣轄鎮。位於彝良東北部,東經104°21′-104°37′,北偉27°45′-27°50′,東鄰柳溪鄉,南與龍海鄉毗連,西界鹽津縣,北與四川省筠連縣蒿壩鄉接壤。海拔520-1954米,面積175.69平方公里。全鎮地形西面高,東北低,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沿江對峙。江岸氣候溫和,夏季炎熱;靠近朝天馬森林的三合林區一帶則\"十月大雪飛,三月還降雪\"。河谷地區年均日照863.4小時,屬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兩種氣候類型。是降水豐富,雨熱同期,立體氣候顯著的山區鎮。全鎮轄11全村,255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居委會,5個居民小組,2004年末總人口只。其中農業人口37414人,非農業人口只。國民生產總值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8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

簡介

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牛街,位於雲南省彝良縣城的東北部,距縣城78公里,介於川滇邊界,交通便利,是彝良的“北大門”。商業繁榮,至今有著“小香港”的美名。牛街人的勤勞、勇敢,“返古 ”變局,更素有“小江南”之美景,使得外來遊客一去不忘牛街---千年古鎮。

古鎮夜色惹人醉

歷史文化

牛街古鎮始建東漢時期,初興明朝洪武,鼎盛清朝乾隆。因逢農曆的牛、羊日趕大、小場,而得此芳名。故曰,“拉不完的昭通貨”在這裡集中、“填不滿的敘府城”從這裡啟運,至今仍保留商業重鎮“小香港”的美稱。

繁榮的牛街牛街繁榮的夜景

到此能充分體驗到“上雲南,下四川”奇特的地理現象、蜀國文化和古滇文化交相輝映的美好感受。

人世滄桑,時移事易。如今仍保留完整的明清時期所建的街道兩條、木竹質結構“串架房”民居400多間;賦有地域特色建築風格的“吊腳樓”、“四合院”、中西交融的名院豪宅還有十於處,它們的建築風格迥異、布局合理、工藝精湛、文化韻味深長;十多個祠堂、會館、廟宇大都建於乾隆年間,只有觀音堂仍香火旺盛。“牛街花影搖明月,白水棹歌伴夕陽”。鎮內小橋流水,林木蔭郁芬芳,處處綠波蕩漾,家家臨水入影;古老的街道上,漁夫唱晚,燈火閃耀,酒香飄逸、佳人出沒,俊男靚女橋上傾情。人處其間,恍然桃源瓊瑤,不知是人在畫中游,還是畫在心中移。優良的傳統習俗、良好的道德規範、美味菜餚、文化藝術在這裡得到繼承;詠詩作對、繪畫雕刻、手工藝品散布在街坊庭院;吹拉彈唱、戲曲歌舞瀰漫於古鎮上空;良好的風水環境、區位優勢、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眾多的才子佳人在祖國各地建功立業。

到牛街,怎能不憶江南?到牛街,怎能不憶江南?
因牛街是多元文化的古鎮[5]、更是出才子佳人的古鎮,若君有多餘的時間,不妨隨興到一四合院的老宅里,與抽著葉子煙、臉上布滿滄桑的老人擺擺龍門陣,你將和老人一起在青煙裊繞中沉浸、感懷在一段美妙的故事裡
千年牛街,古鎮新貌千年牛街,古鎮新貌

是中國唯一擁有《鎮志》的古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