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痘病

牛羊痘病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性傳染病。 100ml用法:病灶經高錳酸鉀液沖洗後,塗碘甘油。 (2)抗綿羊痘血清10-20ml用法:棉羊一次皮下或肌肉注射。

羊痘病

簡介

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性傳染病。牛痘危害性較小,綿羊痘危害大。表現皮膚和黏膜發生特異性痘疹。疫區立即預防接種,封鎖,消毒,隔離病畜。治宜抗病毒抗菌消炎。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綿羊為綿羊痘病毒,山羊為山羊痘病毒,各種動物的痘病毒各有其固定的宿主。綿羊比山羊易感。除造成死亡的損失之外,還影響羊毛品質、孕羊流產,羔羊死亡率高。該病全年均可發生,但以春、秋季節多發,傳播很快。病羊的呼吸道分泌物、痘疹滲出液、痘痂及脫落的上皮都含有病毒,經直接和間接接觸以及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毒易被石炭酸、火鹼、石灰水、福馬林殺滅。潛伏期一般為6-8天(短可2-3天,長可達15-20天)。

症狀和病變

病初發燒(41-42℃),眼、鼻黏膜充血,鼻孔流漿液、膿性分泌物。經1-2天發痘。在皮膚少毛或無毛處,如眼周圍、唇、口角、鼻翼、四肢和尾內側、陰唇、乳房、陰囊、包皮等處發生圓形、紅色斑點,很快形成痘疹結節。以後,痘疹內充滿漿液,形成水泡,其中央凹陷如臍,以後化膿轉為膿皰。進而,膿皰破潰,結痂。以後痂脫落,留下紅色瘢痕而愈。痘疹初為暗紅,以後變為灰白,周圍的紅暈。此外 ,前胃和第四胃黏膜也見痘結。肺痘發生率25%,發生在膈葉或全肺,散布大小不等的灰紅或灰白色圓形結節,切面乾燥、無光澤。病理片見肺組織壞死,周圍間質性肺炎;肺泡上皮增生或呈腺瘤樣,填塞肺泡,使之成為實體。

預防

每年定期注射雞胚化羊痘弱毒疫苗。羊群中一旦發現痘,應立即隔離或淘汰病羊,未發病者緊急接種疫苗。羊痘流行地區應嚴格限制運出羊只及各種畜產品,只有當最後一隻病羊死亡或痊癒兩個月後,才能解除封鎖。 對病羊要加強飼養管理(保暖、給予易消化飼料、鋪墊草等),皮下注射0.1%麝香酒精,局部塗布紫藥水或碘酒,黏膜用0.1%高錳酸鉀液洗,並塗碘甘油。

醫治

處方1

(1)0.1%高錳酸鉀溶液 500ml碘甘油 100ml用法:病灶經高錳酸鉀液沖洗後,塗碘甘油。說明:也可用1%醋酸溶液、2%硼酸溶液或1%來蘇兒沖洗,塗布1%紫藥水或氧化鋅、硼酸軟膏、磺胺軟膏。
(2)抗綿羊痘血清10-20ml用法:棉羊一次皮下或肌肉注射。說明:牛痘症狀較輕,一般不用血清療法。

處方2

青黴素 400萬IU鏈黴素 500萬IU注射用水 40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 ,每日2次,連用5d。說明:用於防止併發症。也可用磺胺類藥物。

處方3

預防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 0.5ml用法:羊尾部或股內側皮內注射,免疫期1年。

處方4

預防牛痘苗 10人用量用法:牛一次皮下注射。說明:用於病初的緊急預防接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