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炭疽

牛羊炭疽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胞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中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炭疽是一種人獸共患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牛[動物]馬羊等以草為食的動物中間,人通常是通過接觸患病動物或動物製品被感染。大多數情況下,總是牛馬羊等食草動物在吃草時攝入芽胞引起感染,人類接觸了感染牲畜的肉類、毛皮,或患病牲畜排出的血液和其他排出物所污染的物品後,才獲得感染。接觸健康的牛、羊等動物及其肉類製品是不會感染炭疽的。

基本信息

特點

易感性

本病為人畜共患傳染病,各種家畜、野生動物對本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草食動物最易感,其次是雜食動物,再次是肉食動物,家禽一般不感染。人也易感。

傳染源

患病動物和因炭疽而死亡的動物屍體以及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飼料都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炭疽桿菌一旦接觸空氣,就可形成炭疽芽胞,具有極強抵抗力,被污染的土壤、水源、場地可形成持久疫源地,呈地方性、季節性流行,多發生在吸血昆蟲多、雨水多、洪水泛濫的季節。

傳播途徑

牛羊炭疽牛羊炭疽傳播途徑
本病主要經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感染。

人類感染炭疽主要有三種途徑。經皮膚接觸感染,如果皮膚接觸到污染物,芽胞就會通過皮膚上的微小傷口進入體內。經口感染,主要因攝入污染食物而感染,與飲食習慣和食品加工有關。吸入性感染,吸入污染有炭疽芽胞的塵埃和氣溶膠,可引起肺炭疽,一般情況下直接吸入感染較少見。

與感染途徑相對應,炭疽也主要有三種臨床類型:皮膚炭疽、肺炭疽和腸炭疽,有時會引起炭疽敗血症和腦膜炎。其中皮膚炭疽最為常見,占全部病例的95%以上。

臨床症狀

潛伏期一般為20天。

典型症狀

本病主要呈急性經過,多以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血呈醬油色不易凝固、屍僵不全、左腹膨脹為特徵。

各種畜症狀

傳播途徑易感動物
牛:體溫升高常達41℃以上,可視黏膜呈暗紫色,心動過速、呼吸困難。呈慢性經過的病牛,在頸、胸前、肩胛、腹下或外陰部常見水腫;皮膚病灶溫度增高,堅硬,有壓痛,也可發生壞死,有時形成潰瘍;頸部水腫常與咽炎和喉頭水腫相伴發生,致使呼吸困難加重。急性病例一般經24-36小時後死亡,亞急性病例一般經2-5天后死亡。

羊:多表現為最急性(猝死)病症,搖擺、磨牙、抽搐,掙扎、突然倒斃,有的可見從天然孔流出帶氣泡的黑紅色血液。病程稍長者也只持續數小時後死亡。

馬:體溫升高,腹下、乳房、肩及咽喉部常見水腫。舌炭疽多見呼吸困難、發紺;腸炭疽腹痛明顯。急性病例一般經24-36小時後死亡,有炭疽癰時,病程可達3-8天。

人體特徵

皮膚炭疽病變多見於面、頸、肩、手和腳等裸露部位皮膚;主要表現為局部皮膚的水腫、斑疹或丘疹、水皰、潰瘍和焦痂;疼痛不明顯,稍有癢感,無膿腫形成。

病理變化

嚴禁在非生物安全條件下進行疑似炭疽動物、炭疽動物的屍體剖檢。

1.死亡患病動物可視黏膜發紺、出血。

2.血液呈暗紫紅色,凝固不良,粘稠似煤焦油狀。

3.皮下、肌間、咽喉等部位有漿液性滲出及出血。

4.淋巴結腫大、充血,切面潮紅。脾臟高度腫脹,達正常數倍,脾髓呈黑紫色。

實驗室診斷

1.炭疽沉澱反應陽性。

2.炭疽的病原分離及鑑定陽性。

3.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陽性。

診斷結果判定

疑似病例

經鄉鎮動物防疫辦(或鄉鎮畜牧獸醫站)確診,符合流行病學特點和臨床症狀的。

確診病例

經縣動物疫控中心確診,疑似病例符合實驗室診斷之一的。

疫情處置

疫情報告

傳播途徑疫情處置
動物疫情實行逐級報告制度。任何個人發現動物染疫或疑似染疫時,應當立即向村動物防疫所報告,村動物防疫所向鄉鎮動物防疫辦和鄉鎮動監所報告,鄉鎮動物防疫辦向鄉鎮指揮部報告,鄉鎮動監所和鄉鎮指揮部向縣指揮部報告,縣指揮部向上逐級報告。

疫情公布

炭疽病屬二類動物疫病,對外疫情由農業部授權省畜牧獸醫局統一發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披露或公布疫情,違者追究其相應的經濟責任和刑事責任。

疑似疫情

發現疑似疫情時,養殖戶應立即將發病動物隔離,並限制其移動。鄉鎮動監所要及時派員到現場進行調查核實,包括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症狀檢查等,根據診斷結果採取相應措施。對病死動物屍體,嚴禁進行開放式解剖檢查,對環境實施嚴格的消毒措施,防止病原污染環境,形成永久性疫源地。並按規定進行採樣,進行確診。

散發疫情

確診為炭疽後,本病呈零星散發時,縣動監所應對患病動物作無血撲殺處理,動物屍體需要運送時,應使用防漏容器,須有明顯標誌,並在縣動監所的監督下實施,對同群動物立即進行強制免疫接種,並隔離觀察20天。對病死動物及排泄物、可能被污染飼料、污水等按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動物舍進行嚴格徹底消毒。疫區、受威脅區所有易感動物進行緊急免疫接種。

暴發疫情

當暴發疫情時(1個縣10天內發現5頭以上的患病動物),立即啟動縣級應急預案,縣畜牧獸醫局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報請縣政府對疫區進行封鎖,對疫點、疫區、受威脅區按規定採取封鎖、隔離、撲殺、銷毀、消毒、無害化處理、緊急免疫接種等強制性處置措施。在疫點內所有動物及其產品處理完畢20天時間後解除封鎖。

計畫免疫

實行炭疽病計畫免疫,縣鄉村三級防疫雙軌目標責任制,政府保密度,獸醫部門保質量。牛羊養殖戶必須履行炭疽病免疫義務,做好免疫接種工作。

免疫具體操作見疫苗使用說明書。使用無莢膜炭疽芽孢苗,每年秋季對牛、綿羊、豬免疫一次,皮下注射,牛12月齡以下0.5毫升,牛12月齡以上1毫升,綿羊、豬均0.5毫升。建立免疫檔案。注射無莢膜炭疽芽孢疫苗後,部分家畜可能有1-3天的體溫升高反應,注射部位發生核桃大的腫脹,3-10天可消失。

檢疫監督

縣鄉兩級動監所依法對動物開展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引種運輸檢疫和監督管理。

人員防護

疫情疫情防護措施
動物防疫檢疫、實驗室診斷及養殖場、畜產品及皮張加工企業工作人員要十分注意個人防護,參與疫情處理的有關人員,應穿防護服、戴口罩和手套,做好自身防護。

炭疽桿菌及孢子通常在泥土中及羊、牛、馬體中發現。人接觸病死畜或食用病畜肉而發生感染。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皮膚型炭疽(俗稱疔瘡)和惡性水腫,面、頸、肩、手和腳等裸露部位皮膚,初為丘疹或斑疹,第2日丘疹頂部出現水皰,第3-4日水皰中心區出血性壞死、下陷,水皰區擴大,第5-7日水皰破裂、壞死、形成潰瘍,結成黑痂,癰下有肉芽組織形成為炭疽癰。周圍組織水腫、堅實、疼痛不著、潰瘍不化膿。繼而發生毒血症,偶爾引致肺、腸和腦膜的急性炎症,並可伴發敗血症。

炭疽病如能及早診斷,使用磺胺嘧啶、青黴素等抗生素即可治癒,但如延緩治療可致人死命,因此病者須及早就醫。死畜嚴禁剝皮、解剖或煮食,應焚毀或加大量生石灰深埋在地面2米以下。若在接觸炭疽菌後服食抗生素,預防炭疽病的成功率相當高。對病人應嚴格隔離,對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按芽胞的消毒方法進行消毒處理。對皮膚局部病灶切忌擠壓,也不宜切開引流,以防感染擴散而發生敗血症。局部可用1:2000高錳酸鉀液洗滌,敷以四環素軟膏,用消毒紗布包紮。

疫情通報

2018年8月13日,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通報牛炭疽疫情,截至8月12日早,發病牛死亡9頭,8人感染疑似皮膚炭疽,均入院有效治療,病情穩定。
2018年8月10日,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委通報,全省共報告人感染皮膚炭疽14例,1人已出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