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之路

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之路

本書總集了聖嚴法師的作品重點,其中包括了法師在禪堂教導禪修的課程內容與禪七講話。作品的獨到之處在於,內容完整,次第分明,具整體視野,並以極具系統的方式解說禪法。當前,我們正處於慌亂不安的世界之中,尤其需要好方法與好老師的指引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之路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之路
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之路》》所謂“牛的印跡”,可追溯至十二世紀禪宗著名的“十牛圖”。該系列畫作以牛與牧牛人為主軸,生動描述了禪修的次第。畫中,牧牛人代表修行者;牛可視為想吃路邊欲望野草的煩惱心,同時也象徵著開悟心或人人本具的佛性。“十牛圖”描述了歷經尋找、發現、馴服與騎牛歸家的過程,其中的每一幅畫代表了修行人所必經的階段,其寓意是,我們能透過參禪,馴服不羈的心,並實現人的佛性。本書援引“十牛圖”的概念,是希望給讀者提供“循跡見牛”的文字之跡。本書總集了聖嚴法師的作品重點,其中包括了法師在禪堂教導禪修的課程內容與禪七講話。作品的獨到之處在於,內容完整,次第分明,具整體視野,並以極具系統的方式解說禪法。當前,我們正處於慌亂不安的世界之中,尤其需要好方法與好老師的指引,這本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現代禪修指南,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渡人到達彼岸的擺渡,無疑將有助於我們習定修慧,走上開悟之路。

作者簡介

作者:聖嚴法師(美)史蒂文森(Stevenson,D)譯者:梁永安

聖嚴法師,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師,1930年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

著名佛教道場法鼓山的創辦人,門人弟子遍天下。

佛教界第一個博士學位獲得者,1975年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歷任中國文化大學教授,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譯經院院長,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為輔仁大學、政治大學、文化大學博士生導師。主辦多種雜誌,在亞、美、歐各洲出版中、日、英文著作上百種。其中《正信的佛教》發行近四百萬冊,《信心銘》被譯成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丹史蒂文森(DanStevenson),美國堪薩斯大學佛學、宗教學教授,是聖嚴法師赴美弘法的第一批學生之一,跟隨聖嚴法師禪修近二十年,佛學與中文造詣均很深厚。

圖書目錄

序言

聖嚴法師簡介

第一部導言:禪宗與佛教的修行

第一章禪與“空”:禪與傳統佛教的方法

禪宗與佛教的“空”觀

對應不同修行階段不同的修行方法

第二章修禪與調攝身心的原則

有效禪修的先決條件:調身

有效禪修的先決條件:調息

有效禪修的先決條件:調心

修行進程的七階段

第二部漸法中的三無漏學

第三章佛教的戒律與禪修

第四章五停心觀

數息觀

不淨觀

念佛觀

無量心

因緣觀

界分別觀

第五章修慧:四念處

四念處作為一種禪修的方法

四念處與四諦及不同層次空性的關係

第三部禪宗的頓法

第六章禪宗與頓悟法門

頓悟與漸悟

禪宗

第七章參公案與看話頭

公案的用處

話頭的用處

第八章默照禪

默照禪的歷史淵源

作為修行法的默照

修默照的先決條件與提醒

修默照的方法

有關默照禪的問與答

第九章禪修的先決條件

頓法的基本先決條件

佛教的戒律與出家和在家之道

內在條件:取得進步四種必要的心理狀態

第十章何謂禪師

擁有正見

透過禪修獲得開悟體驗

在正統的法脈里得到傳法

具有福德因緣

懂得觀機逗教適應眾生的方便法門

第十一章十牛圖

《十牛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