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維權團

爺爺維權團

爺爺維權團正式成立於2001年,創始人為皮志賢、趙守鍾、吳良仕等退休老人,是重慶市墊江縣一支由平均年齡為70歲的離退休老人組成的義務維權團體。在當地工商機關的支持下,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5千萬元。2015年,獲2015年央視315晚會315特別貢獻獎。

基本信息

社團成立

墊江縣義務維權站部分成員合影“爺爺維權團”部分成員合影

83歲的皮志賢退休前是當地某公司經理,也是這個維權團的創始人之一。2000年,皮志賢得知重慶墊江縣桂溪鎮的一些消費者因水電氣價格過高及3家經營單位不按實際消費計量收費而投訴。他連同705名消費者聯名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要求水、電、氣三家壟斷企業,廢除按總表計量收費,改為按一戶一表計量收費,引起了該市、縣各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此後,在墊江縣消委會的積極介入下,有關部門就水、電、氣價格問題首次召開聽證會。最終,3家相關單位接受了“以消費者自願為前提,逐步實行總表改分表”的意見,促使墊江在重慶遠郊區縣率先實現了按戶表收費。
“爺爺維權團”的行動直接促成了《重慶市計量監督管理條例》的提前出台實施。而且這件事使相關部門認識到,義務維權是推動消費維權的一大社會資源。隨後,在墊江縣消委會的牽頭下,皮志賢、趙守鍾、吳良仕等退休老同志為主體的義務維權組織——“爺爺維權團”於2001年正式成立,開始了義務維權歷程。

主要成員

維權之路

皮志賢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皮志賢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2002年,“爺爺維權團”經過長達3個月的調查,邀請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暗訪,對墊江縣非法倒賣經營陳化糧行為進行了曝光,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此後墊江縣工商局迅速進行了查處,最終查獲陳化糧1000餘噸,罰款100餘萬元,12人受到黨紀、政紀處理。

2003年8月,有農民社團成員向盛志純反映稱,農網改造中存在亂收費現象。盛志純立即向墊江縣消委會進行了匯報,並與消委會人員及義務維權站的其他老人一起,走訪全縣各鄉鎮3000多戶農戶進行調查。經調查統計,全縣第二批涉及農網改造的147個行政村中,亂收費近2000萬元。經墊江縣消委會和義務維權站多次反映,在墊江縣紀委、縣工商局、縣物價局等部門的監督下,重慶市某公司於2007年10月開始退還首批多收費用,至2007年年底退還廣大農民229萬元。
2009年5月,重慶市某公司再次退還農民334.661萬元,並承諾分期分批退還剩餘款項。同時,墊江縣政府開始積極清理村社搭車收費的問題,多名村社幹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或刑事處罰。現在,每逢高安鎮的趕場天,盛志純家裡就有不少前來向他諮詢投訴的農民。盛志純自費印製了大量宣傳《消法》和科學消費的宣傳資料,免費發給農村消費者。
2009年5月,墊江縣自來水公司宣布將自來水價格從每噸1.8元上調至每噸2.6元。義務維權團通過組織人員到周邊縣調查水價,收集參照對比資料,找政府相關部門申訴,發動460戶居民聯名向有關部門反映,最終促成暫緩提價的結果。
在維權的過程中,“爺爺維權團”的老人們一直堅持公益、義務維權,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承擔交通費、通訊費等維權經費。自2001年成立至今,“爺爺維權團”先後成功解決投訴1230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5000萬元。

72歲的趙守鍾在志願維權的過程中,深感法律武器的重要性,自費購買了3000多元的法律書籍,勤奮鑽研,成了法律“土專家”。他不僅免費為消費者提供法律諮詢,調解糾紛,還代表消費者出庭打官司。7年多來,趙守鍾義務為消費者出庭的案子達100多件,勝訴率在88%以上,調解消費糾紛400多件。

2017年3月9日上午,四名衣著尋常、頭髮花白的老人在墊江中學食堂里巡視著,陪同他們的是這所百年老校的副校長。這是墊江“爺爺維權團”繼2016年10月正式調研墊江中學後勤情況的回訪,當時一同調研的還有墊江食藥監督分局的工作人員。

所獲榮譽

2010年,“爺爺維權團”被推薦為感動重慶人物候選人。
2015年獲2015年央視315晚會315特別貢獻獎。

社會評價

王中慶 (重慶市消委會秘書長):“爺爺維權團”是義務維權社會化的典型代表,是消費者組織維權力量的有益補充,是消費維權領域的全新模式,值得大力推廣。
曾勇(墊江縣工商局副局長):“爺爺維權團”的老人們通過向消費者及經營者宣傳法律法規知識,調解糾紛,化解矛盾,維護了社會穩定與和諧。
江水生 (墊江縣瑞達花園小區業主):“爺爺維權團”的老人們不顧年邁體弱,長年義務維權,不怕得罪人,不怕打擊報復,敢於碰硬,其精神令人敬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