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墜龍事件

營口墜龍事件

營川墜龍事件是指1934年7月初很多人在營口田莊台上游發現一條活龍,人們用葦席給它搭涼棚、挑水澆,寺廟僧侶每天為它作法超度,數日暴雨[自然天氣]後它消失的事件。1934年8月8日,在營口發現了一具與傳說中的龍極相似(特徵一致)的屍體。當時的偽營口第六警察署將龍骨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空地陳列數日,《盛京時報》派人採訪,稱為“營川墜龍”等,圖文並茂,轟動一時。觀者絡繹不絕,導致去營口的火車票一時漲價。骨架保存在營口一個師範學校做標本,後因戰爭時期社會混亂,下落不明。營口市史志辦編有《營口龍之謎》一書。2004年底中央電視台[中國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欄目播出紀錄片“破解七十年謎團”,次年播放《龍影遺骨》又探討(到2008年時重播過9次)。

基本信息

事件概況

營口墜龍營口墜龍
1934年7月初,營口很多人說在田莊台上游發現一條活龍,人們用葦席給它搭涼棚、挑水澆,寺廟僧侶每天為它作法超度,數日暴雨後它消失了。
1934年8月初,《盛京時報》“龍降釀災”文章報導7月28日一條龍在營口的天空下降,弄翻三隻小船,卷壞工廠房子,導致9人死亡,掀翻火車。
8月8日,在營口發現了一具與傳說中的龍極相似的骨骼,而且在這個神秘生物未死之前,當地的居民曾經兩次見到它,並有很多人搶救過它,與其有過長時間近距離的接觸,寺廟還為它辦過法事以搶救。
營口市史志辦編輯、史志辦主任周叢一主編、韓曉東等參編的《營口龍之謎》一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營口市史志辦主辦的“營口春秋網”之影像營口—“營口龍之謎”界面里存有央視等電視台錄製的幾個視頻。
1934年8月8日,在營口發現了一具與傳說中的龍極相似(特徵一致)的屍體,並且此前有附近居民見過、接觸過其活體。當時的偽營口第六警察署將其骨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空地陳列數日,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當時的《盛京時報》還派人採訪,稱之為“龍”、“天降龍”、“營川墜龍、“巨龍”等,同時還配以照片,圖文並茂,轟動一時。
在《營口市志》第一卷中記述:“(1934年)8月8日午後,遼河北岸東小街一農民在附近葦塘發現一巨型動物白骨,長約10米,頭部左右各有一角,長約1米餘,脊骨共29節。偽營口第六警察署將其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空地陳列數日,前去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導致去營口的火車票一度緊張並漲價。(脊骨共29節?是否誰寫錯了字?專題片《龍影遺骨》說《盛京時報》報導是28節)
值得比較和區別:這種墜龍故事所說的龍,其實指蛟,即鎖龍井、鎖龍洞、懸劍橋現象所說的蛟龍,不同於1999年武漢磨山樹倒之謎故事裡漁民所說能變化形體的龍,中國傳說里蛟與龍有異。
2004年央視專探
中央電視台10頻道《走進科學》欄目於2004年12月3日播出了紀錄片“破解七十年謎團”,探討該事。6月16日孫正仁老人把自己保存了整整六十三年的五塊“龍”骨捐獻給了市史志辦公室,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鑑定一下他手中的骸骨;9月9日早6時,《走進科學》欄目編導奚洋、攝像趙發仲和營口史志辦一行人,帶著當年《盛京時報》發表的“龍骨”照片和孫正仁老人捐獻的“龍骨”,讓自然博物館的研究員鑑定。一致認為這幾塊“龍骨”為史前第四紀,距今約一萬多年的野馬化石,並非“龍骨”。很奇怪,新骨頭怎么顯得那么古老?也是一個謎。
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說,這個怪物曾經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距離入海口20公里處。
央視《走進科學》該欄目視頻:“七十年前營口墜龍事件_視頻線上看”。
2004年12月3日,所發“楊楊”文章《破解七十年謎團央視今晚將揭"龍骨之謎"》,被東北新聞網、新華網、新浪網、網易網等著名媒體轉載。
次年cctv10台《探索發現》欄目播放了專題片《龍影遺骨》(到2008年時重播過9次),又探索它,因為二者的脊骨數量相差一倍多等幾個本質區別,改變了上次的鬚鯨說法,認為是大自然之謎。
四川電視台拍攝的遼寧營口的“神秘龍骨架”—視頻線上看,畫面更清楚。
日本朝日電視台攝製了《營口龍謎》,遼寧電視台攝製了《龍出遼河》等專題片。

杈角照片

《盛京時報》照片裡,它兩個角,一個是小杈角,一個是大杈角。
比較:“考證大慶“掉龍”傳說談論的1944年松花江陳家圍子村所謂掉黑龍的事件,說者講“頭像牛犢子腦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寬下窄,頭上沒有杈角,只是在前額上長了一個扁鏟形狀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約10厘米。臉形和畫上畫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長須子,又粗又硬”。不同,所謂陳家圍子黑龍是獨角龍。
現在有的人猜測說是拼裝時裝錯了才有兩個角,問題是當時見過活體的人多,檢查屍體的人也有,看屍體頭部的人多而且能看出兩個角是長在身上的,而且兩個杈角不是它的其它骨頭。比較鹿及鹿角:鹿的類型多樣,角也複雜多樣,一般皆是杈角,也有非杈角的,小鹿則沒有角。可見,中華文化里龍角似鹿,不是集合它物來的。

相關者回憶

龍骨龍骨
營川是大遼河下游一帶,包括營口市營口市的河川地帶及其上面的盤錦市大窪縣一帶。
第一次墜落與人們救活體
兩次墜落相差數十天,期間有二十多天連續的大雨,第二次墜落接近2014年8月8日,因此第一次墜落應該是6月底或7月初。第一次出現在距離某入海口20公里處(第二次出現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
肖素芹老人:當年9歲,她爸爸是給地主趕馬車的,當時很多人都說在田莊台上游,發現一條“活龍”,於是趕到那裡。爸爸就把她放在馬背上,扶著她看。她所看見的“龍”方頭方腦,眼睛很大,還一眨一眨的,而身體為灰白色,彎曲著蜷伏在地上,尾巴捲起來,腹部處有兩個爪子伸著,而讓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覺這條“龍”有氣無力,眼半睜半閉,再加上眼睛有些發紅,很多人都說是天氣太熱的緣故,於是在龍的上面搭了個棚子為它避暑,還有人抬水往它身上澆,讓它得以“解暑”。後來,下了很長時間的大雨,這條“龍”就不見了。
當時,老百姓認為天降巨龍是吉祥之物,人們有的用葦席給怪獸搭涼棚,有的挑水往怪獸身上澆,為的是避免怪物身體發乾。據說,人們都非常積極,即便是平日裡比較懶惰的人也都紛紛去挑水、澆水。而在寺廟裡許多百姓、僧侶每天都要為其作法、超度,此舉一直持續到又一次的數日暴雨過後,這隻怪物神秘地消失了為止。
說明:遼寧盤錦市大窪縣有田莊台鎮,靠近營口市,以大遼河大橋與營口相連。也有營口市的田莊台。“田莊台上游”指哪裡?當地人才知道。
幾個孩子曾在營口造紙廠方向天空見過
七十年前的一個夏季,一天下午大約5時左右,蔡壽康和黃振福、張順喜以及曹玉文(78歲)等幾個孩子一起在外面玩兒,蔡壽康突然發現在營口市造紙廠方向的天空有一條“龍”,他立刻告訴黃振福、張順喜和曹玉文,小夥伴們同時抬頭往天上看,同時看到了“龍”。
“是否是當時一種幻覺,或者是雲彩像龍?”記者昨日再三提出疑問。蔡壽康老人說:絕對不是,我們當時看得非常清楚。
和畫上的形狀一樣
對看到的“真龍”,三位老人做了這樣的描述:也就是15秒左右的時間,當時是陰天,那條“龍”是灰色,在雲中動彈,動作和蛇一樣,和現在畫上畫的一樣,頭如牛頭,頭上兩隻角,是直的,嘴上有鬍鬚,兩個長須,大眼睛凸出,身長大約10多米,身上有鱗,四隻爪,和現在的鱷魚爪一樣,尾巴像鯉魚尾巴。
原營口市著名正骨醫生馬子臣(曾親眼見過“龍”骨)的兒子馬國祥記得父親曾對他說過:骸骨被發現時,肉還沒有完全腐爛,看上去特別像“龍”。
第二次墜落過程複雜
經過幾個階段。一是8月初的“龍降釀災”的報導,二是水中折騰,三是進入蘆葦叢。
期間有“龍降釀災”的報導
2014年7月28日一條龍在營口的天空降而升,弄翻三隻小船,卷壞日資工廠的房子,九人死亡,掀翻停在車站的火車。這種神奇能力央視紀錄片沒談。
這是強有力的歷史證據!央視紀錄片有意迴避它。
怪事,孫正仁介紹的該龍屍體沒有眼珠,當時當地人說是得了天譴。
比較1:《聊齋志異》有篇短小紀實報告“龍無目”:“沂水大雨,忽墮一龍,雙睛俱無,奄有氣息。邑令以八十席覆之,未能周身。為設野祭,猶反覆以尾擊地,其聲堛然。”比較2:《清史稿》記: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定海舟山龍起,漂沒田廬,淹斃人口;越三日,龍斬三段,尾不見,其鱗巨如葵扇。比較3::貴州省大方縣達溪鎮有個天懲惡龍的傳說,說民國初年(1913年左右),一條龍在當地被雷電擊斃,人們從家裡拿出蓆子蓋住龍屍,一共蓋了70多張蓆子。但沒談龍骨下落。也沒個馬小星去調查。
水中折騰
央視紀錄片“破解七十年謎團”採訪得知:死亡前,怪物在水中折騰,一個地主要修理祖宗的墓碑,下河工作的人發現巨型水怪在河裡折騰。
進入蘆葦叢牛鳴式掙扎
據楊義順老人回憶:在發現“龍”骨之前,曾聽大人們說蘆葦盪里總有噼里啪啦的響聲,而且還有“嗚……”像牛一樣的叫喚聲,聽起來很沉悶,還能聽到掙扎的聲響,後來就沒有動靜了。
見屍是8月8日,則進入蘆葦叢應該是8月6日左右。
濃烈腥臭味導致屍體被發現
連續二十多天大雨後,2014年8月8日,這個怪物第二次又奇異地出現了,這次出現是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此時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難聞的屍骸。
當時,營口地區已經連續下了40多天的大雨,街路上全都是水,一些房屋因進水太多而倒塌。雨停後,隨著北風吹過,空氣里腥臭味很濃,看管葦塘的一名盧姓工人順著怪味尋找,發現大片大片蘆葦倒伏,撥開後進去一看,嚇了一大跳:裡面赫然躺著一個已經死去的龐大動物!該工人嚇得轉身就跑,回到家裡大病了一場。百姓們聽說之後,結伴前去觀看,並且報告給了當時的政府。
當時西海關附近的一家防疫醫院人員穿著白大褂,給已經生蛆的動物屍體噴射了消毒水。“龍”骨被抬出來後,有人用4個船錨繫上繩子將骸骨圍成一圈,供大家參觀。
孫正仁:光骨頭不是原來的龍型——畫的那個、描的那個,不是那個型,就是挺長的,挺大的頭,兩個大角一米多長,不止一米三、四尺,長兩根。趴在地上,身上彎彎曲曲的,能有十幾米這么長。

歷史記載

1934年8月12日,翻閱《盛京時報》時驚奇地發現,此“龍”竟然有“爪”,而且還用“爪”挖了一個近17米長,6米多寬的土坑,說明“龍”後曾經掙扎過。
當時報導的記載:“……該龍體氣參天,頭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寬三寸余,附於脊骨兩側為肋骨,每根約五六寸長,尾部為立板形白骨尾,全體共二十八段,每段約尺余,全體共三丈余,原龍處,有被爪挖之寬二丈長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該龍骨尚存有筋條,至皮肉已不可見矣。”
這些特徵也進一步驗證了是龍的看法。
據幾位老人講,當年有關方面曾邀遍老漁民辨認,但沒一個人認識怪物屍體。人們議論紛紛,普遍認為是“龍”。
營口偽第六警察分署組織人力,將其屍骨分解後運到南岸,在西海關前空場上按原狀擺放,任人參觀。
當時的《盛京時報》派人採訪,也稱之為“龍”、“天降龍”、“營川墜龍”、“巨龍”等,同時還配以照片,圖文並茂。營口市民爭相觀看,附近城市專程來參觀者也絡繹不絕,購買往返營口的火車票因此緊張起來。後又有報導說,營口水產高級學校(正式名稱是省立營口水產學校)漁撈科張老師判定“確係蛟類”。
當時的營口美大照相館和英明照相館洗印了大量“龍”骨展覽的照片,在二本町胡同附近沿街販賣,一些從外地來營口觀“龍”骨的人,爭先恐後購買“龍”骨照片帶回去給家人欣賞。
李濱生:記得那一年我十歲,在70年前,在西海關露天展覽圍的一圈是錨,舢板下固定船的錨用那個間斷著圍起一個圈,用繩子攔著,地下灑著白灰,因為人很多也擠不進去。隨著人流的移動才能到前邊看,人都有一個好奇心理去看,只是傳說中有龍,實際生活中沒有見過的機會,都很好奇,去看。重點都看頭,它很長,有兩三丈長,十米左右,立著。脊梁骨朝上不像魚。奇怪的是頭上有角,任何水族沒有角。
翻閱相關資料,記者看到了1934年8月14日《盛京時報》刊登的“龍”骨照片複印件,雖然年代久遠,加上受當時攝影技術以及種種因素制約,只能依稀看出頭戴草帽觀看“龍”骨展覽人群的模糊身影,然而畫面中一具長長的動物骸骨及其頭上生出的兩隻長角依然清晰可見。
《盛京時報》報導:龍骨由警署交給師範南校保存為標本。
遺憾的是,由於戰爭時期社會秩序混亂,偌大的骸骨不知所終。
1939年,16歲的孫正仁來到大連給人做管家,女主人的丈夫是營口商會會長的弟弟。孫正仁深得主人的賞識,1941年離開大連時,女主人把一段“龍”骨當作獎賞給他。據介紹,女主人手中的龍骨大約有三斤多重,呈白色條狀,骨頭底端約有碗口大小,慢慢向上延伸越來越細,直至最尖端。骨頭表面的白色釉面很亮,大家說是‘龍’牙。女主人告訴他,這是曾經在營口展覽的龍骨。
6月16日上午,孫正仁老人把自己保存了整整六十三年的五塊“龍”骨捐獻給了市史志辦公室,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鑑定一下他手中的骸骨。
營口墜龍事件和龍骨現世的經過大概如此。對此,多方媒體進行過報導,也有各種質疑的聲音。

動物特徵

體貌

報刊介紹報刊介紹
1、長條形,十來米長。
2、有杈角。
有雙角(普通的水生動物無角)且是鹿角那樣的杈角,這在動物界非常罕見,真是傳說和正史記載里龍的特徵。
3、有鱗片:運屍體時,鱗片裝了兩大筐。
4、嘴上兩個長須。
5、有四爪,爪印子清晰存在,有報導。
6、大眼睛凸出。

骨節

7、脊骨28節。專題片《龍影遺骨》說《盛京時報》報導是28節。

聲音

8、聲如牛嚎,它死亡前,人們聽到過。古代文獻里龍聲如牛。

氣味

9、腥味極濃,瀰漫很遠,體氣參天。傳說文獻和正史記載里,龍腥味極濃。

能力

10、能在空中飛:據《盛京時報》“龍降釀災”文章報導。
11、能力超常。曾在天空下降,弄翻幾隻小船,卷壞一些房子,這是普通動物做不到的。
可見,該動物與傳說里龍的標準類型,多個特徵完全相同。
比較:1944年松花江陳家圍子村墜落的黑龍,是獨角龍,七八根長須,異於傳說里龍的一般類型。

質疑央視

華聲論壇“1934年遼寧營口墜龍事件”介紹:
中央電視台《走進科學》欄目就是想把自然之謎用科普的形式,從科學的角度揭示出來,以給觀眾一個滿意的說法。可見,節目主編目的就是要給個“科學解釋”,不管是否圓滿,最終選擇了鯨魚、嚴格說是鬚鯨的說法。央視最後在專題片和新聞稿中總結道:經過科學論證,它不過是一個流傳了70年的神話。當水退潮去,迷失方向的巨鯨,擱淺在遼河邊的蘆葦叢中,成就了這個七十年的神話。
央視的《破解七十年謎團》播出的當晚,營口一位80多歲的老人柴壽康對“鬚鯨說”提出質疑。隨後,營口的黃振福、張順喜兩位老人也提出質疑。當年這3位老人都親眼在營口看到過“龍”。
中央電視台關於龍的懸案
央視2004年拍攝了專題片,片中得出的結論認為,這是鯨魚擱淺,然後骨骼拼錯。
遼寧省研究員傅仁義根據《盛京時報》的照片斷定“龍”骨是出土的“原始牛”的化石。
董為副研究員認為,這有可能是一種象的化石,而那兩個“角”,是長齒。
有專家研究孫正仁老人捐贈的龍骨後初步認為是第四紀野馬的化石。
這些解釋顯然都不圓滿:
鯨魚不會有角和四爪,根據剛腐爛活體拼裝的骨頭不太存在長度體形和特徵嚴重擺放錯誤的可能。
牛、馬、象都不可能有十多米長的蛇形骨骼
而且考古學者都忽視了最重要的問題:當時是活體腐爛得到的骨骼,而並非古生物化石,新鮮骨骼也不可能成為化石。
由於孫老的龍骨來源問題,加上化石和新鮮骨骼的差異,不免使人懷疑這是不是當時的營口龍骨。
雖然有大量目擊者,非常詳實的記載照片,由於缺乏實物,營口墜龍仍然成了難以解開的歷史之謎。
因為要儘量保證事情的客觀,以上的記敘多是整理自光音的相關文章。
三名老人質疑央視記錄片
央視認為營口的“龍骨之謎”是一條當年擱淺的鬚鯨。
營口市三位當年曾經親眼見過“龍”的老人對本報記者談了他們的看法,他們認為,中央電視台紀錄片“破解七十年謎團”的結論下得為時過早,也太草率,並提出質疑。
三位老人都說曾親眼見過“龍”
三位老人分別是:蔡壽康、黃振福、張順喜。蔡壽康老人告訴記者,七十年前,
他9歲,當年他住在營口市河北中小街,也就是當年人們在葦塘中發現“龍”的地方附近。但他當年看到的“龍”,比葦塘中的更“活龍活現”。 
七十年前的一個夏季,一天下午大約5時左右,蔡壽康和黃振福、張順喜以及曹玉文(78歲)等幾個孩子一起在外面玩兒,蔡壽康突然發現在營口市造紙廠方向的天空有一條“龍”,他立刻告訴黃振福、張順喜和曹玉文,小夥伴們同時抬頭往天上看,同時看到了“龍”。
“是否是當時一種幻覺,或者是雲彩像龍?”記者昨日再三提出疑問。蔡壽康老人說:絕對不是,我們當時看得非常清楚。對看到的“真龍”,三位老人做了這樣的描述:也就是15秒左右的時間,當時是陰天,那條“龍”是灰色,在雲中動彈,動作和蛇一樣,和現在畫上畫的一樣,頭如牛頭,頭上兩隻角,是直的,嘴上有鬍鬚,兩個長須,大眼睛凸出,身長大約10多米,身上有鱗,四隻爪,和現在的鱷魚爪一樣,尾巴像鯉魚尾巴。
蔡壽康老人昨日告訴記者,2002年,他曾經給北京動物館寫過信,今年三四月份,他給中央電視台10頻道也寫過信,全都反映當年他和小夥伴們看到“真龍”的經過,但北京動物館和中央電視台都沒有給他回信。
老人們說:不是鯨魚
三位老人昨日表示,中央電視台10頻道播出的“破解七十年謎團”之後,我們感到很遺憾,因為把當年營口出現過的“龍”,說成是鯨魚太草率,輕易下結論太早,中央電視台沒有任何根據說明世界上沒有“龍”,因為我們不是一個人親眼看到過“龍”。再說,當年給“龍”蓋蓆子的還有那么多人,當年曾親眼見過“龍”的肖素琴老人也健在,中央電視台也採訪她了,片子裡也有,如果當年出現在營口遼河北岸的“龍”是鯨魚的話,肖素琴老人不用站在馬背上看,因為鯨魚的高度和馬差不多,實際上“龍”並沒什麼奇怪的,就是一種稀少罕見的動物。
東北新聞網2004年11月1日“營口“龍骨”揭開謎底”文章說:
“在讀者見面會上,有人提出,如果是鬚鯨的話,為什麼會有鱗片呢?鬚鯨屬於哺乳動物,是沒有鱗片的。在營口市史志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調查過程中,當年只有9歲的肖素琴(女)稱,沒有注意“龍”是否長角,但可能有鱗、有爪。同時,據了解,當年有人剛發現“龍”時,鱗片堆在其附近,共有兩筐之多。”值得說明,央視紀錄片“破解七十年謎團”里,肖素琴稱有鱗、有爪,“兩個爪和龍爪一模一樣的”,該文里變成了“可能有”。現代有的媒體有失真之言。
不是骨骼拼錯
比較,鬚鯨頭部的兩個空洞插入兩個骨幹,連線不緊密,明顯是插入的,而該動物的兩個角明顯是自然長在頭部的,根本不同。何況,那種鹿角式的杈角的骨幹,鬚鯨身上沒有,不可能所謂插入。何況,移動屍體前,很多人看過,還注射過消毒水,當時人們已經傳播是龍,說明當時的未完全腐爛的屍體就有雙角。
另外,在2005年cctv10台《探索發現》欄目專題片《龍影遺骨》里,史志辦韓曉東進一步比較,鬚鯨的脊骨為58節,該動物的當時報導是28節,相差太多,而且十米左右的鬚鯨的骨頭大得多,肯定不是一個物種。
不能無視民眾親見及龍降釀災的報導
cctv首次節目說這個事件“由於沒有實物,它成了歷史之謎”。真的如此嗎?科學研究並不局限於實物,為何該事件一定要局限於實物?那種說法是折中說法,為了該節目不被槍斃罷了(比較:cctv2007年新聞報導高郵湖龍吸水現象,原始視頻即東方衛視最先播放的視頻里的高空遊動物畫面被修改多次,完全取消),其實它站不住腳。
科學家不能總是機械論骨架圖片,那不是全面的科學考察,科學要講究全面事實!這是系列事件,不能無視民眾親見及龍降釀災的報導。
《盛京時報》當年8月(初)報導“龍降釀災”記載:該龍升躍無力時,曾在天空下降,弄翻幾隻小船,卷壞一些房子,導致多人死亡。
就是說,這種動物至少能在空中飛行一段路程,而且在空中能做起伏運動,這是鯨魚和猛獁象不具有的能力,是另外的物種。科學研究要尊重客觀事實!否則就不是科學研究而是臆測了。
一個大膽的假設
蔡壽康老人昨日大膽提出:十二屬相里為什麼有“龍”?為什麼其他屬相都存在,而“龍”沒有了?難道我們的祖先在十二屬相里惟獨瞎編一個不存在的“龍”嗎?以科學的角度看待事物是對的,中央電視台不是說現在世界上有許多自然之謎是不解之謎嗎?但不能說我們看見過“龍”就是不科學,就是封建迷信,我們這么大歲數了,沒有必要撒謊,也不可能有這么多人撒謊。
骨效疑案
營口市史志辦編的《營口龍之謎》一書,有營口日報記者徐榕寫的多篇文章,其中的“我有龍骨”一文,談孫正仁老人捐五塊龍的牙骨,孫介紹,營口有的老醫生本來不會接骨,卻用他給的龍骨粉末把骨折傷者的骨接合了。因此,辨別是否是龍骨,單靠顯微鏡觀察不能解決問題,要試驗所謂龍骨到底有無特殊療效。
營口市史志辦副主任韓曉東表示真不好輕易下結論,因為在1944年8月,松花江曾經出現過“龍”,對此,有刊物記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