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破頭

“扒灰”在陝南的商洛北部稱為“燒火”,稱呼老公公為“燒破頭”,多指同輩開玩笑或罵人的俚語。 現實生活如今,在陝南等地方民間一旦有了兒媳,人就把老公公稱為“燒破頭”(當然,晚輩是不允許如此稱呼的)。 一般裝扮“燒破頭”的老公公是不會生氣的,因為兒子結婚娶媳婦是他生命中最為高興的事,是幸福的時刻。

“扒灰”在陝南的商洛北部稱為“燒火”,稱呼老公公為“燒破頭”,多指同輩開玩笑或罵人的俚語。

傳說故事

傳說在古代,楚平王父占子妻,一日,楚平王到兒媳宮前,見門前燈火甚明,怕被人看見,就隨手取下頭上帽子,遮在油燈之上,平王進去正要幹事,誰知燈火燃著了帽子上的葡萄絨球,宮女看見,大喊救火,平王急忙跑出,拿起帽子頭上一戴,就往回跑,回到家中,驚魂方定始覺頭痛,歇帽一看,頭皮燒爛,原來王帽是鐵做的,燈火絨球一著,早已燒紅,故將頭皮燒傷。人將此稱為“燒破頭”。

現實生活

如今,在陝南等地方民間一旦有了兒媳,人就把老公公稱為“燒破頭”(當然,晚輩是不允許如此稱呼的)。孩子結婚就是“燒破頭”稱呼晉級儀式,而鬧洞房最熱鬧的是耍老公公,同輩和朋友們給其抹上紅臉,頭上戴上特製的帽子,帽子呈煙筒狀,放進可燃物上面濃煙滾滾,帽翅為燒火的炭銑,掛上保險套做的氣球,再加上燒酒產品的標誌和合格證。慢慢的研製燒破頭專用帽成了一種產業,租賃一頂帽子需要數十元甚至數百元,當然,這些錢是要“燒破頭”本人掏的,帽子有鎖,不掏錢是取不下來的。這是一種落後、不文明的風俗陋習。
一般裝扮“燒破頭”的老公公是不會生氣的,因為兒子結婚娶媳婦是他生命中最為高興的事,是幸福的時刻。有的人開玩笑不注意,把稱呼叫到了有女沒兒子的人,他會說:咱還沒資格。言語之間,大有惋惜之意。

農曆習俗

陰曆五月二十六,民間有“五月二十六,龍抓燒破頭”之說,很多燒破頭聚在一起,大家戲稱為燒破頭協會,或叫“五二六”協會。這裡所說的燒破頭是人們之間善意的玩笑,藉之玩樂,絕無事實可言,一般不會誤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