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豆腐

燒烤豆腐

燒烤豆腐是一道著名的街邊小吃,利用高油溫炮製豆腐,輔以各種調味料,是一道讓人垂涎三尺的街邊著名小吃。

基本信息

豆腐起源

關於豆腐的起源,歷來說法很多。古代即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孔子時代即有、,一說是豆腐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前一種說法支持者不多,後一種說法則自宋以來長期流傳.

淮南王劉安,是西漢高祖劉邦之孫,公元前164年封為淮南王,都邑設於壽春(即今安徽壽縣城關),名揚古今的八公山正在壽春城邊。

劉安雅好道學,欲求長生不老之術,不惜重金廣招方術之士,其中較為出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波、伍波、晉昌、毛被、左昊八人,號稱“八公”。劉安幽八公相伴,登北山而造爐,煉仙丹以求壽。他們取山中“珍珠”、“大泉”、“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製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煉丹不成,豆汁與鹽滷化合成一片芳香誘人、白白嫩嫩的東西。當地膽大農夫取而食之,竟然美味可口,於是取名“豆腐”。北山從此更名“八公山”,劉安也於無意中成為豆腐的老祖宗。

自劉安發明豆腐之後,八公山方圓數十里的廣大村鎮,成了名副其實的“豆腐之鄉”。

有了豆腐自然會有豆腐菜。八公山人家,甭說一般家庭主婦,就是十四五歲的娃娃也能做出幾樣風味各異的豆腐菜,比如什麼香椿拌豆腐、豆腐雞蛋、辣醬拌豆腐、炒豆腐等等。改革開放以後,八公山街頭的“豆腐館”比比皆是、遠近聞名。他們或煨、或煮、或煎、或炸、或溜……攏絲、雕刻各顯身手,不僅引得本地人常來過把癮,合肥、蚌埠等相鄰市縣的人們隔三岔五光顧“豆腐宴”,就連德國、英國、日本、荷蘭、捷克、斯洛伐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賓客也常常雲集八公山下,品嘗“壽桃豆腐”、“琵琶豆腐”、“葡萄豆腐”、“金錢豆腐”等400餘款造型逼真、色彩紛呈、鮮美異常、風味獨具的豆腐菜。豆腐文化也逐漸在整個神州大地弘揚。南北朝梁代建康(今南京)人諸葛穎曾著《淮南王食經))130卷,毗鄰淮南的江蘇顯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首先受到豆腐文化的影響。一直到現在,江蘇人還把豆腐、麵筋、菌蕈、筍芽列為素菜四大金剛。

宋明以後,豆腐文化更加廣為流傳,許多文人名士也走進傳播者的行列。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善食豆腐,元佑二年至無佑四年任杭州知府期間,曾親自動手製作東坡豆腐。南宋詩人陸游也在自編《渭南文集》中記載了豆腐菜的烹調。更有趣的是清代大臣宋犖關於康熙皇帝與豆腐的一段記載。時值康熙南巡蘇州,皇帝新賜大臣的不是金玉奇玩,而是頗具人情味、鄉土氣的豆腐菜。

做法與步驟

做法一

食材

豆腐辣椒醬 蒜茸醬 燒烤醬

詳細步驟

1 選質量好的豆腐

2 從豆腐塊的中間改刀 分為2塊

3 切成小方塊 不可太厚

4 少放些油 小火油溫不要太高

5 放鍋里先別攪動 炸的有點變色 在輕輕的翻 金黃色即可

6 放些烤肉醬 辣椒醬 蒜茸醬味道也不錯 最後撒孜然粉

做法二

主料: 豆腐 300克

調料: 大蔥 5克 姜 4克 料酒 8克 植物油 25克 鹽 3克 味素 2克 澱粉(玉米) 3克 醬油 3克 花椒 2克 各適量

虎皮豆腐的做法:

1. 將豆腐切成4厘米長、2厘米寬、2.5厘米厚的片,均勻地灑上醬油,放入燒熱的油鍋中炸至顏色發黃後撈出;

2. 花椒放入熱油鍋內炸出花椒油待用;

3. 蔥姜切末;

4. 坐鍋點火放少許花椒油,加入蔥薑末煸炒出香味後再加入醬油,料酒,精鹽少許清湯和豆腐;

5. 待燒至汁稍濃時用水澱粉勾芡,再放入味素,淋少許香油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