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果[中藥]

燈籠果[中藥]
燈籠果[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燈籠果,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東北茶藨Ribes mandschuricum (Maxim.) Kom.的果實。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等地。具有解表之功效。常用於感冒。

入藥部位

果實。

性味

味辛,性溫。

功效

解表。

主治

用於感冒。

相關配伍

治感冒:燈籠果15g。水煎,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7-8月採摘成熟果實,曬乾。

形態特徵

東北茶蔍:又名山麻子。落葉灌木,高1-2m。樹皮灰色,稍光滑,小枝褐色,光亮,剝裂;芽卵圓形,密被灰白色短毛。葉互生;葉柄長2-8cm,密被柔毛;葉片掌狀3裂,稀5裂,長5-10cm,寬4-10cm,中央裂片比側裂片長,先端銳尖,基部心形,邊緣有尖銳牙齒,下面密被白色絨毛;花兩性,總狀花序,長2.5-9cm,有時可達16cm,下垂;花密生,達40餘朵,花軸粗,有密毛;萼片5,反卷,帶綠色或黃色,倒卵形;花瓣5,綠色,楔形或截形;雄蕊5,伸出;子房下位,1室;花柱2裂,基部圓錐形,長於萼片。漿果球形,紅色,徑7-9mm。花期5-9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1800m的雜木或針闊葉混交林中。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等地。

藥材性狀

果實呈扁球形,直徑約6mm,果皮皺縮不平,紅褐色至黑紅色,顯油性。先端有宿存花萼,基部具果柄,有絨毛。果皮薄,易碎,可見棕紅色小橢圓球形或小腎形的種子。氣微,味甘、辛。

相關論述

1、《吉林中草藥》:“解表,治感冒。”

2、《全國中草藥彙編》:“解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