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溪廊橋

熟溪廊橋

有“中國廊橋之祖”之稱的武義熟溪橋今年800歲了!有人把廊橋稱作世界橋樑“活化石”。 熟溪古橋始建於南宋開禧三年(1207),九孔十墩,到明代萬曆四年(1576),加了橋屋,成了風雨廊橋。橋長140米,寬4.8米,有橋屋49間,兩側間隔設定條凳,供遊人休息用。條凳把廊橋分成三道,古時兩旁走行人,中間通車馬,現只允許行人通行觀賞。橋身兩旁設有獨具江南特色的木欄桿,安全美觀,依欄遠眺,可盡覽小城的美景。“百尺長虹鎖碧流,蘆汀荻浦淨寒秋……遙見船從橋下過,恍疑人向鏡中游。”這是古人徐俟召寫的《詠熟溪橋》中的句子。自從熟溪橋建成至今,文人學士寫下的詩文頗多,其中,民國詩人何葆仁還寫下了《游熟溪橋》的一部長詩。

有“中國廊橋之祖”之稱的武義熟溪橋今年800歲了!有人把廊橋稱作世界橋樑“活化石”。 熟溪古橋始建於南宋開禧三年(1207),九孔十墩,到明代萬曆四年(1576),加了橋屋,成了風雨廊橋。橋長140米,寬4.8米,有橋屋49間,兩側間隔設定條凳,供遊人休息用。條凳把廊橋分成三道,古時兩旁走行人,中間通車馬,現只允許行人通行觀賞。橋身兩旁設有獨具江南特色的木欄桿,安全美觀,依欄遠眺,可盡覽小城的美景。“百尺長虹鎖碧流,蘆汀荻浦淨寒秋……遙見船從橋下過,恍疑人向鏡中游。”這是古人徐俟召寫的《詠熟溪橋》中的句子。自從熟溪橋建成至今,文人學士寫下的詩文頗多,其中,民國詩人何葆仁還寫下了《游熟溪橋》的一部長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