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拉錐多模分光器

熔融拉錐多模分光器

10 0.5 1.0

簡介

熔融拉錐多模分光器 是將兩根或多根光纖捆在一起,然後在拉錐機上熔融拉伸,並實時監控分光比的變化,分光比達到要求後結束熔融拉伸,其中一端保留一根光纖(其餘剪掉)作為輸入端,另一端則作多路輸出端。目前成熟拉錐工藝一次只能拉1×4以下。1×4以上器件,則用多個1×2連線在一起。再整體封裝在分路器盒中。

多模分光器多模分光器

生產工藝

1.主要優點有:
(1)拉錐耦合器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和經驗,許多設備和工藝只需沿用而已,開發經費只有PLC的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
(2)原材料只有很容易獲得的石英基板,光纖,熱縮管,不鏽鋼管和少些膠,總共也不超過一美元.而機器和儀器的投資折舊費用更少,1×2、1×4等低通道分路器成本低。
(3)分光比可以根據需要實時監控,可以製作不等分分路器。

2.主要缺點有:
(1)損耗對光波長敏感,一般要根據波長選用器件,這在三網合一使用過程是致命缺陷,因為在三網合一傳輸的光信號有1310nm、1490nm、1550nm等多種波長信號。
(2)均勻性較差,均勻性是指均分光的分路器各輸出端的插入損耗變化量。1X4標稱最大相差1.5dB左右,1×8以上相差更大,不能確保均勻分光,可能影響整體傳輸距離。
(3)插入損耗隨溫度變化變化量大(TDL);插入損耗是指某一連線埠輸出光功率與輸入端光功率之比。插入損耗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附加損耗,另一部分是分光比因素;器件的分光比不同,插入損耗也不相同,因此;在標準中也沒做具體規定。
(4)多路分路器(如1×16、1×32)體積比較大,可靠性也會降低,安裝空間受到限制。

特點

附加損耗低
偏振相關損耗低
穩定性好
雙工作視窗
三工作視窗
波長隔離度高
小體積
分光比任選
熔融拉錐光分路器套用領域:
光纖通信系統
光纖區域網路
CATV
FTTH
光纖感測器
測量儀器

封裝信息

結構 1×2or2×2
尾纖長度 1m或客戶要求
尾纖類型 250m裸纖 900m松套管 2mm、3mm松套管

封裝尺寸

(¢×L)mm ¢3.0×54 ¢3.0×70 90×14×8.5
外殼 不鏽鋼(圓) 不鏽鋼(圓) 小模組
註:也可以按客戶的規格要求進行封裝

性能指標

等級
參數 P級 A級
工作波長(nm) 1310,1550或其它
工作頻寬(nm) ±15
典型附加損耗(dB) ≦0.10 ≦0.15
插入損耗(dB) 50/50 ≦3.4 ≦3.6
40/60 ≦4.4/2.6 ≦4.7/2.8
30/70 ≦5.7/1.9 ≦6.0/2.0
20/80 ≦7.6/1.2 ≦8.0/1.3
10/90 ≦11.0/0.65 ≦11.5/0.8
5/95 ≦14.2/0.4 ≦14.8/0.5
2/98 ≦18.5/0.25 ≦19.0/0.35
1/99 ≦21.5/0.2 ≦22.0/0.3
偏振相關損耗(dB) ≦0.10 ≦0.15
方向性(dB) ≧55
工作溫度(℃) -20~+70
註:可按客戶規格的要求定製
要求附加損耗的上限如下:
分路數2345678910111216
附加損耗0.20.30.40.450.50.550.60.70.80.91.01.2
確定分光比,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如82.3%。

拉錐式與光波導主要參數對比總結

這兩種器件在性能價格方面各有優勢,兩種工藝技術也都在不斷升級,不斷克服各自的缺點。拉錐式分路器正在解決一次性拉錐數量不多和均勻性不良等問題;光波導分路器也在降低成本方面作不懈努力,目前兩種器件在1X8以上成本已相差無幾,隨著分路通道的增加平面波導型分路器價格更優。2、如何選擇器件如何選用這兩種器件,關鍵要從使用場合和用戶的需求方面考慮。在一些體積和光波長不是很敏感的套用場合,特別是分路少的情況下,選用拉錐式光分路器比較實惠,如獨立的數據傳輸選用1310nm拉錐式分路器,電視視頻網路可選擇1550nm的拉錐式分路器;在三網合一、FTTH等需要多個波長的光傳輸而且用戶較多的場合下,應選用光波導分路器。目前,國內多數公司進行FTTH試驗網多採用拉錐式分路器,這是由於許多設計人員對PLC器件還不熟悉,國內也很少有公司生產這種器件。日本和美國FTTH真正商業運行的市場幾乎全部採用平面光波導分路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