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焰

熊光焰,1931年9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瑞金補充師二團班長,長征第十五師四十五團班長,衛北盤龍補充師排長,紅軍第一師十三團政治指導員,紅軍大學第二隊學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冀察晉第一軍分區二團營政治教導員,第三軍分區四十二團政治委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二旅騎兵團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二團副政治委員、一團副團長,警備第四旅教導隊隊長,第一野戰軍司令部一科副科長,第三團副團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事學院基本系二期學員、教員,合成系班主任、基本系第一副主任、指揮系第一副主任,延安軍分區第二政治委員,陝西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曾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和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1年7月離職休養,正軍職待遇。因病於2007年1月28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4歲。

奮勇突圍

1943年,日寇對我晉察冀根據地進行了大掃蕩,9月16日日寇掃蕩開始,他們把軍區三分區司令部所在地大茂山(即神仙山)作為掃蕩的重點,因日寇把進攻的重點放在了內線,所以留在內線的部隊面臨巨大的壓力和危險。三分區42團在團長成少甫、政委熊光焰、參謀長馬衛華領導下留在神仙山,他們既要完成牽制打擊敵人的任務,還要保衛留下來的後勤機關。

1943年9月18日,日軍第26、第63、第110師團和步兵第63旅團、獨立混成第3旅團主力及偽治安軍6個團,分別由山西省、河北省的靈丘、保定、石家莊、孟縣、五台等地出動,向北嶽區腹地進犯,於18日完成了對晉察冀軍區第3、第4軍分區的合圍。1943年9月20日,日偽軍進犯到唐縣軍城,並集中3500人分四路合擊大茂山。

23日偽軍妄想從側背迂迴包圍我們,他們把主力放在南面下店一帶,在幾架飛機的配合下步步為營,企圖進行合圍。42團首長迅速對眼前複雜的敵情展開分析。參謀長馬衛華說:“敵人是打算從北面和東面箝制迷惑我們,迫使我後方機關與學校人員向南部靠攏,然後集中主力在山區南部一舉消滅我們。”政委熊光焰同意參謀長的意見,並說:“我們得立即採取措施,不但要保證後方人員和物資的安全,還要狠狠地打擊敵人。”經過仔細研究,42團決定由熊政委帶第一連掩護後方機關和學校人員從西北方向跳到圈外,成少甫團長和馬參謀長指揮部隊留在山區,與當地民兵配合與敵展開戰鬥。
25日,敵先頭部隊400多人,在飛機的掩護下進攻大茂山的“南大門”金龍洞,42團四連堅守懸崖,打退敵人八次進攻,斃、傷敵指揮官以下30餘人。第二天,敵又攻擊一天,我又斃、傷敵30餘人。27、28日兩天,日軍按兵不動,熊政委乘機率一連,掩護還在病中的晉察冀軍區代司令員肖克和後方機關成功地跳出敵人的合圍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