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彩溝漢碑

煥彩溝漢碑

煥彩溝漢碑矗立在老哈巴公路從南山口進天山約3公里的煥彩溝口,碑身是一塊長3.2米、高2米、厚3米的長方體巨石。巨石右側鐫刻有“惟漢永和五年六月十五日”等字樣,證明它是東漢順帝永和年間刻制,因此稱為煥彩溝漢碑。由於年代久遠,風雨剝蝕,其餘字跡已無法辯認,但僅憑這幾個殘存的隸書字型,便可知此碑的古樸與久遠。

基本信息

簡介

煥彩溝漢碑煥彩溝漢碑

煥彩溝漢碑位於哈密市以北約45公里處。1990年煥彩溝漢碑被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沿哈巴公路,入東天山南山口,在公路東側有一塊獨立的巨石,即是煥彩溝漢碑。碑高2.5米,寬2米,呈四方形天然灰白岩石,三面刻有碑文,共10行,每行1—12個字不等,由於乾餘年風吹日蝕,字跡模糊不清

記載

據熊懋奘《西行記略》云:“煥彩溝,舊名棺材溝,岳威信公(鍾琪)改今名”。相傳,煥彩溝漢碑是一天然巨石,四方體,底大上略小,遠視像一口棺材,故民間稱棺材溝,寧遠大將軍岳鍾琪於雍正七年(1727)駐軍巴里坤,翻越天山進入南山口,迎面而來的卻是一口天然棺材停放道旁,是不祥之兆。故岳公以諧音改為“煥彩溝’至今。 煥彩溝碑以它久遠的歷史,撲朔迷離的字跡,吸引著專家學者和過往遊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