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丹峰

煉丹峰

煉丹峰在黃山中部,緊連光明頂,海拔1827米,舊志列為36大峰之首。

基本信息

黃山七十二峰

是由道佛兩家命名的,道家在先,佛家在後。煉丹峰為黃山第一大峰,還有道家色彩很濃的浮丘峰、軒轅峰、容成峰等等,皆在三十六大峰之內。三十六小峰中佛教色彩也很明顯,如觀音峰、羅漢峰、佛掌峰、合掌峰、寶塔峰等等。光明頂原為煉丹峰的一部分,明代普門和尚在玉屏峰下建文殊院,他命名煉丹峰之頂為光明頂,但仍屬一峰。1929年出黃山指南,將煉丹峰、光明頂分成兩峰,但七十二峰早已命名,故光明頂不在三十六大峰之中,也不在三十六小峰之內。

景區介紹

煉丹峰煉丹峰

在黃山中部,緊連光明頂,海拔1827米,舊志列為36大峰之首。傳說軒轅黃帝與容成子、浮丘公曾在此煉丹而得名。黃帝是我國人民的始祖,原為遠古時代黃河流域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打敗炎帝族,統一了我國北方,創造了我國的原始文化。相傳黃帝為了要長生不老,向他的兩位大臣容成和浮丘請教煉丹之術。浮丘公說;“鍊金成丹,必假山水。山秀水正,丹藥乃靈。臣嘗遍歷名岳,唯黟山為神仙都會,雲凝碧漢,山高林茂,靈泉甘美,能煮石成丹。”黃帝聽後很高興,立即命駕前往,並由浮丘公、容成子偕行。經八個甲子,丹始煉成,吞服七粒,身輕體爽,沐溫泉浴後,皺皮脫落,白髮轉黑,以後又乘坐天降的白龍去了仙界。

今煉丹峰上,尚有石室,室內有煉丹灶,峰前為煉丹台。此台皆紫石,平舒曠衍,可容萬人。台上有丹池,台下有深壑即煉丹源,源中巧石林立,佳木茂密,源下為洗藥溪。與煉丹台隔谷相對的是曬藥台。煉丹台前更有玉屏、天都、蓮花諸峰及大悲頂聳立。明末清初魯人劉正學詩有句;“黃帝煉丹處,高峰面面開。”正是讚美了這一壯麗景象。明代馮夢幀在《初霽登煉丹峰》中亦曾詠道:“聳身到峰頂,下界煙蒙蒙。環坐松石間,翠色澄心胸。霧消山遞呈,青紫殫妍容。安得乘日車,踏遍高低峰。”

黃山松

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黃山之巔,是植物學上一個獨立的品種,其特點是針葉短而稠密,樹冠平整如蓋蒼翠欲滴。它盤根於危岩峭壁之中,挺立於峰崖絕壑之上,巨松高數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蒼勁挺拔,那姿態,美得讓人稱奇,奇得讓人叫絕。在煉丹峰上看黃山松真可謂是美不勝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