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宜興善卷洞

無錫宜興善卷洞,是集旅遊探奇和休閒度假於一體的旅遊勝景,是“梁祝文化”的發源地、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區。

基本信息

善卷洞風景區是集旅遊探奇和休閒度假於一體的旅遊勝景,是“梁祝文化”的發源地、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區。景區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山碑、英台書院、觀蝶園和中國第一陶吧。善卷洞為世界三大奇洞之一,它雄偉壯觀,奇異天成,分上、中、下和水洞構成,洞內飛瀑流水,鍾乳密布,奇觀勝景比比皆是。風景區已形成洞前是公園、洞中是遊園,洞後是梁祝和紫砂文化園的格局。
無錫宜興善卷洞無錫宜興善卷洞

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首。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 全洞分上中下後四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長120米,遊人多以洞中泛舟為一樂事。 進入洞中,宛如進入一座地下宮殿。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獅象大場是一個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廳。高達7米的鐘乳石筍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點一滴的石乳聚積而成,每30至50年長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萬多年。石廳內可容上千名遊客,高大寬敞,上面掛滿各種形象生動的石鐘乳。石廳兩旁,屹立著一對形似青獅、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態逼真。 上洞的規模比中洞還要大,洞長70米、寬30米、高30米。洞形似螺殼,終年雲霧瀰漫,冬暖夏涼,氣溫終年保持23攝氏度,因而又稱暖洞。環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萬古寒梅、綿羊、駿馬、熊貓等景物,栩栩如生;石縫間細流潺潺,落地匯成水潭;頂部石乳,倒映潭中,奇異天成。 下洞約180米,寬18米,高22米。洞外有一個6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過後,飛瀑流水直瀉懸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與後洞相連的水洞,是一條極古老的地下溪河。長約120米,水深4.5米,河面最寬達6米,可常年通舟。遊人至此,可乘遊船。輕舟一葉,蕩漾其間。 出洞處有一座古老的碑亭中聳立著唐代司空李蠙所書的“碧鮮庵”石碑。重建的晉代祝英台“讀書處”英台書院,院內秀麗古樸典雅的一組園林建築與怪石林立、竹影搖曳、相互映輝。山上正在恢復的圓通閣,拜斗壇,喜雨亭等景觀,並匹配400米纜車和800米滑道。附近有三國時所立的國山碑稱“江南第一碑”,被列為國家保護文物,雄峙山巔,蔚為壯觀。景區內有五千年善卷洞文史館(愛國主義教育展覽館)及旅遊服務中心,提供陽羨景區一條龍服務。一座三星級涉外賓館“螺岩山莊”坐落在螺岩山腳,與善卷洞交相輝映。 善卷洞與比利時之漢人洞、法蘭西之里昂洞稱為世界三大奇洞,也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洞景巧奪天工,素有“萬古靈跡”、“欲界仙都”之美譽。從古到今,勝景似繡,遊人如織,歷代名賢雅士、文人墨客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絕唱的詩文石刻。宜興善卷洞風景區 4A 2001 宜興竹海風景區 4A 2006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 4A 2006 宜興團氿風景區 4A 2006

其附近有南嶽山莊,創辦於2001年,坐落在江蘇宜興銅官山風景區南嶽寺宗教文化風景點內,位於寧杭、錫宜高速公路交匯處,占地2500多畝。整個山莊峽谷幽深,翠竹如海,山清水秀、溪水清澈,似九寨山水;源生態旅遊環境,風景如畫,四季如春,氣候宜人,竹海幽深,素有“南嶽竹海”美譽之稱,被稱為“竹的海洋”、“茶的綠洲”、“天然氧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