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殼槍

無殼槍

槍彈最早是散裝的。19世紀末,金屬彈殼定裝槍彈出現後,為槍械自動化的實現創造了條件。

簡介

金屬殼定裝槍彈是將彈頭、發射藥、火帽或擊發藥用彈殼組裝成為

一個整體,其優點是裝藥誤差小,彈道性能穩定,火藥和擊發藥處於密封狀態,可

長期儲存,攜帶方便,裝填迅速,發射時密閉火藥氣體不向後泄出。

然而,儘管金屬彈殼定裝槍彈有這么多的優點,但是,其金屬彈殼都是由黃銅

或鋼材製成,其重量約占全彈重的一半,發射後又被拋棄,造成極大的浪費。所以,

早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一些兵器專家即提出取消金屬彈殼的問題,德國、美國等

相繼開始了無殼彈/ 槍的研製工作,後因人膛彈自燃問題沒有能夠解決而導致半途

而廢。

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又再次開始無殼彈的研究工作,當時,他們曾用硝化棉

火藥顆粒與少量熔劑混合,在模具內壓製成固體藥柱,再裝上彈頭。這種無殼彈結

構簡單,易於製造,但燃點低,易自燃,同樣由於一系列技術難題未能解決而停止

了研製工作。

1969年,聯邦德國政府擬定了無殼彈槍研究計畫。當時,許多國家在小口徑化

浪潮的席捲下,開始裝備小口徑步槍,但聯邦德國認為,步槍的口徑由7 石2 毫米

改為5 .56毫米,並未產生質的變化,他們希望下一代步槍無論在命中精度或其他

方面都比現有傳統步槍有較大的變化。於是,才又制訂出無殼彈步槍的發展計畫。

德國毛瑟兵工廠、HK公司、迪爾公司等參與此項目的競爭。經過幾年的努力,各自

研製出了樣槍。其中,以HK公司主設計師纓勒工程師為首的技術人員與諸貝爾彈藥

廠聯合提出的 Gll無殼彈步槍系統比較成熟,被德國政府選定,參加了1977年~1980

年間的北約步槍選型試驗,但在強手如林的小口徑步槍面前,無殼彈由於發生自燃

而中途退出了試驗。

由此可見,取消彈殼並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槍彈無殼帶來了一系列的技術難

題:發射時槍機如何可靠地密閉膛內火藥燃氣?連續射擊導致槍管灼熱,如何有效

地防止膛內待發彈自燃?同火藥燃氣直接接觸的零部件如何抗擊無殼彈藥的燒蝕能

力?諸如此類的難題,一個個地困擾著設計師們。聯邦德國HK公司設計師纓勒設計

的無殼彈是將發射藥粘接起來,壓成一個堅固的圓柱體,把底火和彈頭直接嵌在藥

柱的兩端,這種無殼彈由奧克托今、耐熱高分子材料、發泡劑等組成,其燃點比硝

化棉型高出100 ℃,經試驗,燃點可達260 ℃,3 發點射時可以連續射擊100 發而

不自燃。100 發無殼彈的重量僅相當於20發普通槍彈的重量,使用無殼彈的步槍將

不再需要抽殼、拋殼機構,從而使無殼槍的結構大為簡化、金屬彈殼原來的密閉火

藥氣體、防止後噴的功能,由新設計的轉膛式槍機闊氣裝置代替。

纓勒在無殼彈基礎上設計的無殼彈步槍採用迴轉式槍機,之所以採用這種槍機,

是因為纓勒認為,連發抵肩武器第一發子彈一般都能命中目標,但由於後坐力的作

用,射擊第二發時,槍口已經向上跳動,所以第二發不易擊中槍靶,為此需採用高

射速或採用低射速,後者不符合戰場對火力的需求,而前者又不易達到,即使達到,

工作件的撞擊很大,為此,纓勒一改槍的工作件在機匣內前後往復直線運動的方式,

設計出迴轉式槍機。迴轉式槍機圍繞著槍管軸線的正交軸鏇轉,槍機中間的孔是彈

膛,彈膛轉到上方時,彈匣中的一發彈落入彈膛,彈膛向右鏇轉90“,此時彈頭尖

端朝槍膛,彈底對著擊針,三者成為一條直線,擊針打擊底火,槍彈發火。倘若發

生瞎火,槍機再順時針方向轉動90o ,瞎火彈便從排彈口排出。

這種新槍的發射速度非常高,達 2200 發/分,打一發彈僅90毫秒,扣一次扳

機打出3 發子彈,此時射手才感到有輕微的後坐力,由於點射時射速高,子彈迅速

離開槍膛,不易引起自燃,同時槍口不會很快上跳偏離瞄準點,有利於提高射擊精

度。

新型步槍特點

新型步槍還具有其他步槍從未有過的特點,如全槍由薄鋼板衝壓成形的外殼封

閉,無一般槍上的突出零件,整槍外形就像一個小提琴盒子;密封性好,排彈口和

扳機孔用彈性元件密封,達到防水和防塵;在彈槍系統重量相同的情況下,無殼彈

槍將大幅度地提高單兵的攜彈量,增強持續作戰能力;外殼噴塗橄欖色,不易被敵

人的紅外和夜視儀探測到。此外,無殼彈步槍的供彈機構也很特別,50發彈裝在槍

管上方與槍管平行的槽內,彈尖朝下。

該槍命名為Gll ,全長750 毫米,全重4 .26千克,155 個零件,彈匣容彈50

發,三發點射每分鐘2000發,可穿透600 米處的德國鋼盔(北約最硬的鋼盔)。

1982年,Gll 式 4.7 毫米無殼彈步槍達到可以表演的程度,當時,HK公司曾

邀請世界上許多輕武器專家到工廠參觀。1983年,聯邦德國特種部隊正式裝備了第

一批 Gll無殼彈步槍,並進行了野外演練,槍和彈的試驗結果均令人滿意。

聯邦德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對外界宣布,將於20世紀 90 年代初裝備 Gll無

殼彈步槍,並希望北約及其他夥伴國家採購,還考慮向那些尚未改用小口徑步槍的

國家出口。然而,各國軍方對於無殼彈槍的發展前景有較大的分歧,德國的計畫未

能如願。同時,由於柏林圍牆於20世紀80年代末倒塌了,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合併,

聯邦德國從民主德國獲得大量前蘇聯的AK74式5 .45毫米小口徑步槍,加上德國經

濟上的原因,德軍也取消了大規模換裝 Gll的計畫。

為研製 Gll無殼彈步槍,HK公司耗費了巨額資金,失去政府的6000萬馬克的訂

單後,HK公司一時陷入困境。1991年3 月,HK公司被實力雄厚的英國皇家軍械公司

收購,不過,Gll 的生產線仍全部保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