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談,無所不談

貝洛克無論外表還是性格,都讓人覺得他是一名軍人。 霍根的母親不同意這門婚事,貝洛克遭到拒絕後,心碎地回到英國。 1896年霍根主動給貝洛克寫信,兩人才再續前緣,在美國加州結了婚。

內容介紹

《無所談,無所不談:貝洛克隨筆》內容簡介:希萊爾·貝洛克(Hilaire Belloc)1870年7月27日出生於巴黎近郊一個叫拉塞勒-聖克盧的村莊,父親是法國人,一位知名畫家的兒子。母親是英國人,來自一個思想激進的家庭。出生當天的殷殷雷鳴,仿佛預示了他風雷咆哮的一生。貝洛克出生時正當普法戰爭爆發,未幾,家人帶著他前往巴黎躲避戰亂,隨著法軍在戰爭中節節敗退,危及巴黎,旋又於九月舉家遷往英國。戰爭在貝洛克的人生中如影隨形,他後來成為戰爭史方面的專家,布爾戰爭期間旗幟鮮明地反對英國政府出兵,認為這是掠奪資源的不義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更因寫戰爭分析的文章使文名達到頂峰。他對戰爭史的淵博知識,可以從《無所談,無所不談:貝洛克隨筆》所選的《戰場的沉寂》、《勝利》等文章中看出來。令人同情的是兩次世界大戰使他失去了兩個兒子,飽受喪子之痛。貝洛克二歲喪父,加上戰爭的影響,使他最終在1902年成為英國公民,他既熱愛法國,又熱愛英國,熱愛英國蘇塞克斯郡的家鄉,英法兩國的文化,對他有同樣深刻的影響。貝洛克無論外表還是性格,都讓人覺得他是一名軍人。他眼神堅定,表情略帶憂鬱,鼻樑筆直,薄薄的嘴唇輪廓分明,頭髮總是理得很短,切斯特頓甚至說他長得像拿破崙。在這副讓陌生人覺得不友好的面容背後,是一顆熱烈、堅毅的心。1890年,貝洛克在一次茶會上遇上了從羅馬歸來、途經倫敦作短暫勾留的美國加州女孩埃洛迪?霍根,陷入熱戀。霍根回美國後,貝洛克抵押了私人藏書,借了一些錢,橫渡大西洋只身前往美國,在盤纏不足的情況下歷盡艱辛,狼狽地找到了霍根的家,向她求婚。霍根的母親不同意這門婚事,貝洛克遭到拒絕後,心碎地回到英國。這樣的痴勁,堪比他之前的史蒂文森。1896年霍根主動給貝洛克寫信,兩人才再續前緣,在美國加州結了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