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棕鵝

烏棕鵝

烏棕鵝 ,產於廣東省清遠縣北江河兩岸。體軀寬深呈楔形,結實緊湊,頭小、頸細、脛矮,早熟易養,運用現代數量遺傳學的育種實用技術,經過9年8個世代系統的選育,建立起的以915品係為核心的烏棕鵝逐級繁育體系,該品種是廣東優質肉鵝品系。

基本信息

品種簡介

烏棕鵝 烏棕鵝

名稱:烏棕鵝

保種方式:保種場保護

種類:小型肉用鵝種

主要特性

烏棕鵝,羽毛呈烏棕色,從頭頂部至頸背部有一條黑色鬃狀羽毛帶,故又稱黑鬃鵝。翼羽、背羽和尾羽黑色,胸羽灰黑色,腹羽灰白色。喙、肉瘤、脛、蹼黑色,虹彩褐色。無明顯咽袋,無腹褶。成年鵝體重:公3420克,母2860克。110日齡屠宰率:半淨膛,公86.8%,母87.5%;全淨膛,公77.9%,母78.1%。開產日齡140天,年產蛋40個,蛋重145克,蛋殼呈白色。

產地環境

清遠市位於北江中游,地為中區大邑,水綠山青名勝多,有秦時漢代大縣亦”。清遠市是韶關地區的東南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最低溫度為2-3℃,平均溫度為20℃。年平均降雨量為2000-2200公厘。土地肥沃,池塘、河涌較多,水草豐滿,農副產品特多,具備了養鵝的良好自然條件。清遠飼養烏棕鵝有著悠久的歷史習慣,歷史記載自宋朝以來便成為清遠勞動人民所愛戴的地方優良鵝種,也積累了豐富的飼養管理和選育種經驗,清遠烏棕鵝經民眾長期選育成了廣東地方家禽優良品種之一。

飼養管理

1、飼養要求: 按當時季節鵝苗生產情況,選取了母鵝經小鵝瘟接種免疫的頭年母鵝雛,三組均來源於同一母鵝樣,體重相以雛重平均為81.媽克,剔除明顯病弱者,公母混群飼養。

2、分批及管養標準: ①按出雛日齡、批次,分兩批三組飼養,第一組100隻,第二組100隻,第三組123隻。 ②各批飼蕎期均為95日齡結束。 ③三組均按不同日齡階段配合日糧,雛鵝、中鵝採用同一標準,育肥期分別進行不同日糧水平和配方試驗觀察其適應和報酬情況。(日糧配合見表一) ④雛鵝採用室內地面小群圈養,十天后開始放牧,並逐漸延長放牧時間至中鵝最長為每日6一7小時,七十六日齡上棚育肥,不放牧。

3、餵飼方法: 雛鵝:日餵五餐(白天三餐、晚上二餐),先餵配合料混大米飯,頭五天草蓆墊地面撒餵後改槽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