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帕爾鄉

烏帕爾鄉

舊鄉名,詳見烏帕爾鎮。原烏帕爾鄉位於疏附縣城西南32公里,314國道貫穿全境,是中國通往西亞南亞各國的運輸中轉站和必經重鎮。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2014年,自治區政府(新政函[2014]8號)同意撤銷烏帕爾鄉,設立烏帕爾鎮。

行政區劃

全鄉轄喀拉巴什村、拜什巴格村、亞果村、巴什亞果村、毛拉木貝格村、科克其村、庫木巴格村、多格拉特村、肖塔村、約勒吉格代村、喀拉吾斯坦村、阿恰村、諾喀特村、阿依丁庫勒村、阿克吾斯塘村、烏普拉特村、農場村17個行政村(場),13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180人,現有耕地面積52000畝。該鄉歷史文化悠久,有公元十一世紀維吾爾族著名學者、語言學家麻赫穆德·喀什噶爾陵墓、四十眼泉等眾多旅遊景點,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農林牧和旅遊業多元發展的鄉。

經濟

著名的維吾爾語言學家 著名的維吾爾語言學家

近年來,該鄉充分發揮人文環境和資源豐富的優勢,堅持以人為本,依靠科技,大力發展林果、畜牧和旅遊等特色產業,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79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98元。糧食總產2.36萬噸,棉花總產達834.7噸,牲畜年末存欄8.4萬頭(只);經濟林面積達到3.8萬畝,其中,建成的7000畝英其蓋開發區採用以色列耐特菲姆現代灌溉和農業系統公司灌溉技術,定植了杏、石榴、大櫻桃等特色經濟林,發揮了節水灌溉示範、生態保護和扶貧開發三重效益。3500畝的棉花開發區正在開發投資中,有望成為本鄉棉花產業的領頭羊。旅遊業年接待遊客3.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1萬元。

該鄉將緊緊依託地緣優勢,抓住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重點發展以商貿、飲食服務和旅遊業為主的二三產業,把烏帕爾建成中巴(中國-巴基斯坦)國際大通道的人流物流重要中轉城鎮,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步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