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巾盪

烏巾盪

烏巾盪位於興化城區北郊,面積6.78平方公里,陸地、水域各為一半,相傳由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在此射下金兀朮的烏巾而得名。這裡是《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筆下樑山泊的原型。元朝末年,施耐庵回歸故鄉,面對景色壯美的烏巾盪,曾吟詩一首:“昔人曾去桃花源,我輩今到蘆葦盪。藍天白雲映碧波,綠樹叢中是故鄉”。景區水面開闊,陸地平坦。是融休閒娛樂、水上旅遊觀光、農業觀光、生態調節、文化旅遊功能於一體的濕地生態保護區。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上方寺上方寺
烏巾盪位於興化城區北郊,面積6.78平方公里,陸地、水域各為一半,相傳由岳飛在此射下金兀朮的烏巾而得名。這裡是《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筆下樑山泊的原型。元朝末年,施耐庵回歸故鄉,面對景色壯美的烏巾盪,曾吟詩一首:“昔人曾去桃花源,我輩今到蘆葦盪。藍天白雲映碧波,綠樹叢中是故鄉”。景區水面開闊,陸地平坦。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的南湖公園(俗稱烏巾盪公園)和氣勢恢宏、金碧輝煌的著名水上佛教勝地——上方寺均在區內。是融休閒娛樂、水上旅遊觀光、農業觀光、生態調節、文化旅遊功能於一體的濕地生態保護區。

名稱由來

烏巾盪烏巾盪
是由於岳飛追殺金兀朮到此,無舟可渡,於是張弓搭箭,將兀朮烏色頭巾射落盪中而得名。又有人說,岳飛駐軍興化旗竿盪,戰三垛、守柴墟,根本沒有在興化城區打過仗,而是張榮四義士得勝湖大捷後,追殺到此,將撻懶烏巾射落盪中。因湖盪兇險,無舟可渡,眼睜睜放跑了殘敵。因此方誌記“烏巾盪,一作護金盪”。
烏巾盪作為昔年的一個古老水名,如今已經具化為烏巾盪公園、上方寺、官莊、烏巾走廊、觀音寺等若干名稱,而統稱之為烏巾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