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寺

上方寺

上方寺位於興化北郊烏巾盪公園北首,是中國佛教禪宗、臨濟宗磬山派的嫡傳法脈,是全國最大的水上佛都勝地,以其悠久的歷史聞名海內外。

上方寺
上方寺位於興化北郊烏巾盪公園北首,是中國佛教禪宗、臨濟宗磬山派的嫡傳法脈,祖庭為浙江天目山報恩寺,初建於明朝崇禎年間。明朝末年,報恩寺朗然大和尚雲遊興化,發現這方淨土與漢譯佛教典籍《四十二章經》中“視興化,如四時木”相暗合,遂在水天一色的興化城東大徐垛結庵梵修,朗然因其地處東郊,按《漢書•孟康注》中“上方謂北與東也,陽氣所萌生”之典,故定寺名為為上方寺。朗然初創,到弟子定生苦心經營,後交席三 傳弘量,弘量“穎悟絕倫”,清雍正年間奉詔入京,冊封禪師,主持京師萬壽寺,其間七賜紫衣缽具及綠松如意、方柱禪杖。弘量之徒濟生圓寂後肉身成佛,供奉於興化圓通庵。六傳廓如兼主興化寶嚴寺和乾明寺,稱中興祖。其徒若孫,分傑傳照。在興有十三房。金山寺主持霜亭,玉佛寺主持、“佛門漢學家”震華,台灣著名法師超澄等即於其中的圓通庵出家。 上方寺古有“三寶”:方竹、磬古臘梅、枯枝牡丹。 上方寺經歷代大德高僧苦心經營,建成殿、堂、樓、房、舍300餘間,殿閣巍煥、佛像莊嚴,鐘鼓梵唄之聲不絕於耳。每逢香期,寺門前後香客小舟連綿數里,岸上人如潮湧、絡繹不絕。可惜上方寺於1944年毀於兵燹,寺廟蕩然無存。1966年,市政府決定在烏巾盪風景區重建上方寺,由名聞遐邇的台灣超澄長老、興化籍的新加坡隆根長老、鎮江金山慈舟長老和常州天寧寺松純長老擔任名譽主任。在制定規劃、募集巨資的同時,4位長老緇衣芒鞋親自踏堪選址。 如今上方寺占地150多畝,周圍有碧波蕩漾的數千畝水面環抱,實乃人間仙境。穿過山門,汨汨溪流上一座石拱橋將遊人引入天王殿,殿後便是波涌青蓮的大士放生池。池中一座海鳥拱起須彌蓮座,蓮座上10多米高的觀音玉石雕像慈目低垂,俯視芸芸眾生。大士身後,平地崇起一座丹墀月台,上下兩層白玉石雕拱護著一座重檐飛角、巍巍莊嚴的大雄寶殿。這座被譽為“江蘇第一、全國第二”的正殿高25米,實用面積1242平方米。其體量之大,省內無與堪比,在國內也僅次於承德外八廟的普寧大佛寺的大雄寶殿。 古剎幾度興費,惜於1944年毀於兵燹。1996年興化市政府落實宗教政策,於1996年始遷址重建擴大規模,按原有風格建築:照壁、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居士室、禪房、戒台等。寺院西臨原始蘆盪水泊,構成天然西園與放生池。 它是全國最大的水上佛都勝地,以其悠久的歷史聞名海內外。上方寺原是中國佛教禪宗、臨濟宗磬山派的嫡傳法脈,祖庭為浙江天目山報恩寺,初建於明朝崇禎年間。經歷代大德高僧苦心經營,建成殿、堂、樓、房、舍300餘間,殿閣巍煥、佛像莊嚴,鐘鼓梵唄之聲不絕於耳。如今上方寺占地150多畝,周圍有碧波蕩漾的數千畝水面環抱。穿過山門,汨汨溪流上一座石拱橋將遊人引入天王殿,殿後便是波涌青蓮的大士放生池。池中一座海鳥拱起須彌蓮座,蓮座上10多米高的觀音玉石雕像慈目低垂,俯視芸芸眾生。大士身後,平地崇起一座丹墀月台,上下兩層白玉石雕拱護著一座重檐飛角、巍巍莊嚴的大雄寶殿。 曾被奉為上方寺“三寶”的方竹、磬古臘梅、枯枝牡丹這些海內奇葩重回上方寺,在此爭奇鬥豔,仿佛向人們訴說著古老的歷史和枯枝逢春的新生。2003年10月29日,上方寺舉行了開光盛典,海內外的數十位高僧雲集於此,祈求國泰民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