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醬麵博物館

炸醬麵博物館

韓國炸醬麵發源地——仁川市中區善鄰洞仁川唐人街,已建造韓國首家“炸醬麵博物館”。

基本信息

簡介

原來的共和春遺址原來的共和春遺址

2006年4月14日共和春已被列為韓國第246號登記文化遺產,是地上2層、總面積為846平方米的瓦房建築,目前已整修完畢,為炸醬麵博物館使用。

1900年初,中國人就有在韓國定居,當時韓國老華僑於希光先生與幾位夥伴創立了當時在仁川最大的中餐廳,因中華民國成立,因此命名為‘共和春’。到了1970年,現朴謹惠的父親當總統時,開始實行排華政策。到1984年,仁川中華街末弱共和春也隨之倒閉。在2002年,仁川市為開發旅遊事業規劃中華街,才開始修建共和春遺址,這時有位韓國人私自把’共和春‘的商號登記專利為其人私有。在仁川中華街大張旗鼓說是他是共和春的接班人,打著炸醬的元組,百年老店的口號,在仁川中華街內經營餐廳。因此,目前大多數的韓國人還認為炸醬麵是韓國的。

復來春

復來春坐落於華僑學校前,這裡從上世紀初就開始經營甜脆包(很大但是很薄的一種無餡麵包),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創始人、韓國甜脆包的鼻祖便是復來春的店主曲海玉的爺爺,現在這份家業傳到了孫子和孫媳婦手中。普通的甜脆包放上一兩天就會失去脆性,復來春的甜脆包放置兩三天也會依然香脆如新。據悉,如何保持香脆是復來春的獨門秘方。

據說,甜脆包可是消除精神壓力的最佳食品。因為用拳頭或手掌拍打,餅會立刻四分五裂,而心情也就在這個瞬間豁然開朗。也許正因為這樣,甜脆包才如此受歡迎吧。

在復來春不但可以買到甜脆包,還可以買到月餅、中國茶和瓷器等中國物品。

在韓中文化館可以同時飽覽韓中兩國的文化。韓中文化館是2005年4月由仁川市中區政府建造的,以活躍仁川中國城的文化氣氛。

每年這裡都有周末定期演出、為韓國人準備的漢語課堂、為外國人準備的韓語課堂、免費電影欣賞和各種展示會。在2層可以比較韓國和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和日常生活,還可以參加篆刻、觸摸朝鮮和中國錢幣、試穿宮廷服飾、與先祖面對面等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

在3層可以身穿中國傳統服飾“旗袍”拍照留念,還可以免費品嘗珍藏7年的中國傳統名茶普洱茶。在韓中文化館內從1層到4層瀏覽一圈後,就會感觸到兩國文化是如此相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