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小常識,你知道多少???

炮兵小常識,你知道多少???

炮兵被稱為戰爭之神,在部隊的編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於歷史原因,中國軍隊的大部分編制都是效仿前蘇聯,所以也就理所當然的繼承了其“大炮兵”理論。在各級部隊中配有大量的火炮。為了大家能更了解炮兵在下斗膽將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簡單知識介紹給大家。
一、炮兵的一般編制
通常來說,炮兵建制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炮兵偵察分隊,另一部分為射擊分隊。以連一級為例,通常一個連下轄一個指揮排,兩個火炮排。其中指揮排的作用就是負責偵察測地,為火炮排的射擊提供並傳遞初始射擊諸元,並在射擊中根彈著點,時實提供修正量。火炮排負責火炮的日常保養和操作。
二、指揮分隊的編制
指揮分隊也是分為兩大部分:偵察、測地和通訊。
炮兵偵察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步兵偵察,它主要是通過專業儀器設備對目標進行諸如:距離、高程等元素的測量。通過計算為火炮分隊提供射擊諸元。主要裝備有炮用“方向盤”、“炮隊鏡”、“雷射測距儀”、“炮兵計算器”也有少部分裝備有“GPS”和“經緯儀”。偵察分隊中按作業方式不同,又有計算和儀器偵察之分。其中儀器偵察又分兩部分:主觀、和側觀。主觀就是計算射擊諸元。側觀則是通過“炮隊鏡”捕捉炸點,判著點為近失彈還是遠失彈,並根據目鏡中的分劃象主觀報告偏差量。如果說偵察兵是眼睛,那么計算兵就是大腦。通過器材測的各種數據都要匯總到計算兵手裡。最後由他們根據一定的規則進行精密的計算而求得火炮的射擊諸元。
通訊相對要簡單的多了,就是為炮陣地和觀察所之間建立通訊聯絡,並保證其暢通。
三、炮班的編制。
以在下所在部隊裝備的122mm榴彈炮為例。由於屬於甲等作戰部隊所以火炮性能較為先進,人員配置也相對較少。每個炮班滿編為8人。其中一炮手為瞄準手,負責火炮的分劃改裝,賦予火炮發射方向。二炮手,負責升降火炮走行部,就是軲轆,三炮手和四炮手,是整個炮班裡最累的炮手了,負責火炮千斤頂的升降,同時也負責火炮彈丸和藥筒的裝填工作。五、六炮手負責火炮戰鬥行軍轉換時,兩側大架的開合。七炮手負責火炮戰鬥行軍轉換時火炮身管固定裝置的鎖閉和解脫。同時負責為彈丸裝定引信。最後是炮班長,負責計算火炮的單炮修正量。其中,炮班長和瞄準手是一個炮班的大腦和神經。在戰時,只要這兩個人沒有出現戰鬥減員,那么他們所屬的火炮依然具有戰鬥力,反之就是有在多的人也是白搭。所以,炮兵在選擇這兩個專業的時候要求非常嚴格,他們的訓練也很枯燥。
(註:現在中國所裝備的大部分大口徑火炮,都有千斤頂其目的是便於狀態轉換。像現在我軍裝備的各型152MM、130MM火炮就裝有千斤頂。)
四、射擊時的一般做法
炮兵部隊(炮群或的炮連)在進行實但彈射擊時都會選一門火炮做為基準炮,首先試射一發炮彈。然後其他各炮再根據觀察所傳回來的諸元,由炮班長修正單炮修正量,之後進行射擊。(基準炮的選擇比較嚴格,首先要求火炮的保養和技術性能要好,其次,操炮炮班的人員編制也是最好的。)
在基準炮射擊時,一般採用拉火繩進行操炮。主要是防止火炮炸膛。(炮彈問題)人員掩蔽部通常設在火炮防危板一側的斜後方。為了保證操作順利,不會偏離很大。不過這個是根據實際需要來決定的。有的時候第一炮也不一定要用拉火繩。還有就是二塞的問題,炮兵部隊裝備耳塞確實能起到保護耳朵的作用,但是在實彈射擊和作戰中,耳塞的作用不大。而且對火炮的操作有影響。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指揮員要不斷的下達命令。如果帶耳塞,第一遍很可能聽不到,需要兩遍,或是三遍才能有所反應。對於這個在下有過比較深刻的體會。為了保護耳朵,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射擊的時候張大嘴巴,時內外的壓力一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