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二帝巨塑

炎黃二帝巨塑

站在粗具規模的炎黃廣場上,正在建設的“地球第一雕”炎黃二帝巨塑,靜穆、安詳。一個月前還高高豎起的腳手架已全部拆除,設計高度為106米的炎黃二帝巨塑主體工程也已完工。雕塑中高者為炎帝,矮者為黃帝。作為農業神的炎帝,國字臉、臥蠶眉、蒜頭鼻、長髯垂胸,表情睿智、慈祥,微笑中展示出博大仁愛的胸襟。而作為軍事家的黃帝,目字臉、劍眉、懸膽鼻,眼神銳利,表情剛毅、雄健,沉思中顯示出高瞻遠矚的氣魄。“二帝”眼長3米,鼻長8米,兩張臉加在一起有1000多平方米。炎黃二帝共同開創了中華文明的歷史。為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感情,滿足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謁祖的心愿,1987年,應海內外炎黃子孫共同倡議,在中國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興建炎黃二帝巨型塑像,由此拉開了這一偉大工程的序幕。

簡介

炎黃二帝像坐落在黃河風景名勝區黃河南岸50多米高的同盟山上,以山體為二帝之身,向上塑成頭像,主體內部由水泥和鋼筋組成,外部由青灰色的花崗岩砌成,高達106米。塑像左側
炎黃二帝炎黃二帝
為炎帝,廣額純樸,智慧慈愛,右側為黃帝,威武剛強,氣宇軒昂。炎黃二帝塑像包容了中華民族的崇高品質,體現了不屈不撓、勤勞勇敢和開拓前進的宏偉氣概。炎黃廣場位於塑像前,西依邙山,北臨黃河,總面積15萬平方米。於2007年4月18日落成。[1]
鄭州炎黃二帝巨型雕塑鄭州炎黃二帝巨型雕塑

建設

炎黃二帝巨塑工程最初由炎黃文化研究會籌建,後因資金問題在2004年移交給黃河風景名勝區籌建。工程移交後不久,炎黃巨塑就被列入鄭州市重點建設項目。主要包括炎帝、黃帝塑像及15萬平方米的炎黃廣場和炎黃紀念壇。其中炎黃紀念壇是廣場上的主要建築。壇兩側、廣場綠化帶中設計有兩座紀念館,即華僑歷史博物館中華姓氏博物館。 2005年5月22日,香港豪德集團和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正式簽約,項目總投資1.2億元,香港豪德集團投資5000萬元,建設炎黃廣場項目。經過近兩年的緊張施工,到2006年10月,以山體為炎黃二帝之身的巨塑,已經竣工,巨塑共106米高。[1]
鄭州炎黃二帝巨型雕塑亮燈迎客鄭州炎黃二帝巨型雕塑亮燈迎客

特點

塑像採用中國傳統雕塑藝術和中國建築藝術相結合的手法進行創作,面部輪廓注重寫實,明暗清晰,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胸部以下做虛化處理,與山體相連,給人以充分的想像藝術空間,形成簡練概括、剛健凝重、雄渾質樸的風格特徵。[1]

意義

巨塑是一個民族共同努力的結晶,它的政治意義和社會價值遠高於其經濟價值。它的建成,將會大大增強全球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鄭州炎黃二帝巨型雕鄭州炎黃二帝巨型雕

巨塑是世界上最大的炎黃二帝雕像,是全球華人的一個“文化標誌”,其號召力無與倫比,是全世界華人心中的一座豐碑。因此和異地的祭祖大典應該是一種合作關係,而並非競爭,很有潛力。旅遊是注意力經濟,遊客不僅是看巨塑,更重要的是感受文化的氣息,想通過旅遊活動了解一些歷史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展覽一定要跟上。此外,還要根據實際發展的需要在重大節日和旅遊旺季時舉辦大型的祭祖文藝演出,既反映古代的風俗文化,又有時代氣息。 炎黃二帝巨塑與全國的祭祖活動是一種合作關係,特別是新鄭的拜祖大典,與景區的祭祖活動是一種相互補充和合作的關係,有利於壯大河南乃至中國的“尋根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