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1號

“火星1號”是1962年11月1日前蘇聯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重863.5千克,探測器直徑1.1米,高3.3米,裝有2塊太陽能電池板和摺疊式拋物面天線。

1962年11月1日,前蘇聯發射了“火星1號”火星探測器。“火星1號”重863.5千克,探測器直徑1.1米,高3.3米,裝有2塊太陽能電池板和摺疊式拋物面天線。探測器上裝有拍攝火星表面照片並把照片傳回地面的裝置,還裝有考察火星上有機物、磁場、輻射帶等的觀測儀器。它升空4個月後,在距地球1億多千米處與地面的通信中斷,沒有完成飛近火星考察的任務。在後來的幾次發射獲得一定的成功後,1973年,一組4個火星探測器又發射升空。1973年7月21日升空的“火星4號”,於1974年2月10日飛到距火星2200千米處,由於制動系統故障,未能進入火星軌道。7月26日上天的“火星5號”,於1974年2月12日進入火星軌道,向地面發回火星表面照片,但很快停止工作。8月5日“火星6號”出發,到1974年3月12日在火星表面著陸,但著陸1秒鐘後與地面通信中斷。8月9日“火星7號”啟程,於1974年3月9日從距火星1300千米處掠過,降落裝置發生故障,去向不明。由於火星探測連連受挫,前蘇聯暫時中斷了這項計畫。1988年7月7日和1988年7月12日,前蘇聯又相繼發射“火衛一”(福波斯)1號和2號探測器,揭開探測火星新計畫的起點。這兩個探測器各重4噸,裝有各種科學儀器、太陽能電池板、天線、姿控發動機、電視攝像機等。這兩個探測器後來也都失靈或失蹤了。為接替這兩個探測器,前蘇聯又制定了“火星94”計畫,但這項計畫多次推遲,探測器也改名為“火星96”。它長9.1米,直徑3米,重達7500千克,裝有30台各種儀器。1996年11月16日,俄羅斯用“質子號”運載火箭發射“火星96”探測器,結果因運載火箭故障而遭到失敗。前蘇聯(俄羅斯)在發射火星探測器遭到的一系列失敗,主要是由於技術、經濟以及管理等因素造成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