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公

火德公

李氏火德公,宋乾德四年丙寅歲(公元966年)十一月初八子時生於福建寧化縣石壁村。十九歲任寧化縣儒學教喻,二十一歲時因宦遊汀州府清流縣,與兄木德從石壁村遷至上杭縣勝運里(即今福建省上杭縣稔田鎮豐郎村)。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福建上杭縣官田村祠清末譜:火德公原配伍氏,年六十而無嗣。六十三歲時由伍氏親自聘媒,隆重納娶側室陳氏(即豐郎村陳潛之女的十九歲女兒)。續修譜載:婚後六年生得三子二女,長元培(三一郎)、次乾培(三二郎)、三坤培(三三郎)。至清代中後期三子又分別名:朝文、朝宗、朝美。

火德公陽享九十七歲而終。葬於上杭縣稔田鎮勝運里豐朗崗頭螃蟹游湖地,辛山兼酉,丁酉丁卯分金,胄宿五吉度。墓前碑碣高大,望柱一對,來龍百有餘里。伍氏葬於上杭豐朗崗頭,火德公墓右上廂數丈許,庚山兼酉,庚申庚寅分金,畢宿一度。陳氏葬於上杭豐朗崗頭李家山,坐東向西,享壽五十六歲。

廣東嘉應州長樂(五華)明代譜:火德公,李氏李火德。唐昭宗李傑(李曄)之曾孫,昭宗第三子李奇(譜名)逃遁南方浙江種瓜為業,後與詹家構訟,居海者八載,又以商為業,至南京常州府宜興縣城南門居住娶甘氏生子李珠,珠公建業於寧化縣石壁村,娶鍾氏生五子,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為名,金德、木德任居宜興縣、水德居邵武縣、土德少殞,唯我火德公因宦遊福建汀州府上杭縣勝運里官田村居焉。火德公生於宋乾德四年丙寅歲 (966)十一月初八子時,卒宋仁宗嘉祐七年壬寅 (1062)八月十五日吉時,壽九十七歲,九月初二丙午日寅時葬於上杭縣東門外梅花嶺官田村火浪崗,後更名為風浪崗,今豐郎崗頭,喝形“螃蟹游湖”壬山丙向。後裔於乾隆四年 (1739)在廣東梅州城內南門建成火德公祠堂一座,今遺址尚存,是第一座火德公祖祠,並先後由順治十三年李士淳、雍正十三年李琛、李象元修譜作序。

火德公原妣伍氏。火德公因六十無嗣繼娶陳潛之女,年十九歲為妻,後三年連生兩子,長乾培、次坤培;又有譜載六年連生三子,長乾培(三一郎)、次坤培(三二郎)、三垣培(三三郎)。陳妣五十六歲卒,葬於上杭縣學衙琴盆下,丁山癸向。

人物紀念

1991年,火德公與祖兩妣墳被上杭縣人民政府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上杭火德公祠始建於清道光十七年丁酉歲,歷時三年,於道光十九年己亥歲 (1839)建成,耗資白銀二萬多兩。整座祠宇占地面積 5600平方米。正廳三進,側翼兩院連線祠堂背後屋宇呈圍龍形。有客房26間、住房104間,喝形“蜘蛛結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