灩灩

基本信息

讀音

【詞目】灩灩
【注音】yàn yàn

解釋

灩灩(灧灧) 
1.水光貌,形容水波閃動的樣子。
南朝 梁 何遜 《望新月示同羈》詩:“的的與沙靜,灩灩逐波輕。”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詩:“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明 劉基 《再次韻和十六夜月》:“金波灩灩將流瓦,玉礫熒熒恰近檐。”
趙朴初 《朝天措·北海夜泛同臣贊上座》詞:“ 西湖 仿佛,濛濛煙樹,灩灩波光。”
唐 皇甫松 《採蓮子》 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舡流。
【造句】西湖水光灩灩,吸引了眾多遊人前來觀賞。
(2).水浮動貌。
唐 張籍 《朱鷺》詩:“避人引子入深壍,動處水紋開灩灩。”
金 元好問 《後灣別業》詩:“童童翠蓋桑初合,灩灩蒼波麥已勻。”
冰心 《寄小讀者》十四:“偷閒劃舟,抬頭望一望灩灩的湖波,低頭看滴達滴達消磨時間的手錶,心靈中真是太苦了。”
(3).指飄動貌。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館夜別李景信》詩:“蠡琖覆時天欲明,碧幌青燈風灩灩。”
(4).水盈溢貌。
唐 李群玉 《長沙陪裴大夫夜宴》詩:“泠泠玉漏初三滴,灩灩金觴已半酡。”
宋 歐陽修 《雪晴》詩:“悠悠野水來,灩灩西溪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